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管理

来源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在三角洲区域将水和泥沙带入大海或湖泊,与其他地区相比,三角洲仍然处在形成过程当中,并具有相对动态的自然属性。通常三角洲是一片广阔的平坦陆地,且大部分是洪涝区。洪水在过去是一种自然灾害,并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自从人类在三角洲定居下来,便开始管理、控制农田和建设区的水位,同时河流的流量、泥沙及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受上游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沿海区域海岸侵蚀和泥沙沉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在遭遇风暴潮时海岸的侵蚀会加剧,而在任何水流变缓的区域泥沙沉积都在发生。随着沿海港口和海堤等结构工程的建设,这种平衡被打破,并限制了其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 因此,当前人们倾向于把洪水归结为人类集体性的失败,就是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变成不允许发生的事情。洪水风险管理被理解为采取充分而可行的措施去避免在洪水中可能发生的破坏、人员伤亡以及人类悲剧。 在本文所阐述的"三角洲土地利用控制"中,有五个因素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洪水风险管理是其中的主要问题,并最终决定形态规划。
其他文献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野外实地凋查,运用预案研究方法和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评价思想,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资源短缺造成生境退化的现状,制定了三个不同的湿
会议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受黄河人海流路、淡水资源、海洋和土地盐碱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有260余万亩未得到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今后的土地开发战略应立足于开发
本文在分析黄河河口特点和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遵循黄河河口演变规律,考虑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可行的黄河入海流路及行河方式,研究了黄河入海流路的
简要介绍了黄河口径流、泥沙、温度、盐度、潮流、波浪等基本情况,河口河道、海岸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黄河口治理情况。在潮汐等影响下,黄河口河道易淤积,河口河道中段比降减
会议
在深入分析黄河河口存在问题以及黄河下游防洪减淤、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黄河河口治理要求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协调黄河河口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三角洲地区
会议
在黄河河口建设双导堤,把黄河泥沙输送至海动力较大的深水区,减缓河口淤积延伸,稳定河口入海流路。研究分析,双导堤布置起点为海水高潮水位;末端布置在-10m等深线;宽度约500m
会议
清水沟流路自1976年5月改道以来,已行河30年,改变了黄河河口"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自然演变规律,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胜利油田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水沟流
分析了黄河河口治理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管理模式;探讨了新形势下的投资体制,认为河口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口的治理不仅对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其
本文通过条件价值估算法,对维持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淡水不断流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在当地共计614份调查表被收回,调查对象包括用水户、渔民和旅游者。据保守估计,维持科罗拉多
会议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水文、泥沙、沉积和地形的调查分析,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随着黄河入海水沙的减少,黄河三角洲淤积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