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MRI上小肿块(≤1cm)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乳腺MRI上小肿块(≤1cm)的MR特点,探索有价值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指标,建立良恶性诊断模型,提高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术前影像学检查为可疑恶性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的乳腺小肿块(≤1cm) 83例,分析病灶的MRI形态学、T2WI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 TIC)特点.所有的MRI表现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医师共同阅片判定,讨论达成一致意见.83个病灶中,其中61例为良性,22例为恶性,分析两组病变MRI表现的差异. 结果: 良性组年龄为46.7±10.3岁,小于恶性组(53.0±1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良性小肿块边缘多清楚(70.5%, 43/61),恶性者边缘多呈不规则或毛刺状(86.4%, 19/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WI上,良性小肿块表现为高信者较恶性者多见(27.8% vs. 5%, P=0.044).良性组ADC值为(1.44±0.33)×10-3mm2/s,大于恶性组(1.17±0.19)×10-3mm2/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病灶的形态、内部强化特点及TIC曲线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乳腺小肿块边缘、T2WI信号特点及ADC值诊断乳腺小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4.6%,89.4%,68.8%,95.5%,88.3%. 结论:对于MRI上乳腺小肿块(≤1cm),联合病灶边缘、T2WI信号特点及ADC值有助于该类病变的良恶性鉴别.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能谱CT是否能够分辨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并检验其鉴别能力. 方法:39名患者总共43个甲状腺结节接受了能谱CT扫描.扫描后的图像经过GSI工作站重建出碘基物质图像.在碘基物质图像上分别测量结节实行成分的碘含量及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含量,通过结节碘含量与正常甲状腺碘含量相比的方法得出标准化碘含量.39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术后病理结果将43个结节分为恶性肿瘤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甲状腺
目的 分析90例急性颅脑外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90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行双排螺旋CT头颅轴位扫描。结果 颅内血肿75例,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脑出血、脑血管畸形并出血、脑室内血肿等;软组织损伤40例;颅内骨折28例。结论 颅脑外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突发病,严重者常危及生命。进行CT检查是目前最常见、最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随着CT技术的发展,颅脑外伤的诊断速度和确诊率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进展性、成人起病累计多个系统的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属于帕金森综合症的一种,综合发病率约为4/100000,患者诊断为该疾病后的平均存活期限只有八年[1 2].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类:不典型帕金森症状为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嗅觉减退乱、性障碍、尿失禁、便秘、抑郁认知受损)、小脑共济失调症状.根据发病部
目的 分析慢性骨脓肿和骨样骨瘤在X线、CT及MRI上的不同表现,以期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指导方向.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0例慢性骨脓肿病例和26例骨样骨瘤病例的影像表现.40例慢性骨脓肿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28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26例骨样骨瘤病例中15例行X线检查,19例行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 结果 40例慢性骨脓肿病例中X线和CT见骨
目的 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影像技术专业CT操作技能的教学现状,探讨提高其操作水平的途径. 方法 本文收集45名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的2016年度在籍全日制高职(或中职)学生CT操作技能赛场资料,其中高职38人,中职8人,分别来自45所高等职业院校.对照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大纲及本次大赛CT检查操作程序及考核标准, ⑴在规定时间内,按素质要求、患者准备、机器准备、技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对腰骶部脊神经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示踪成像的初步研究,测量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腰骶部脊神经的弥散参数(FA值及ADC值),探讨腰骶部脊神经DTI及DTT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选择2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3.0T MR超导型扫描仪、脊柱8通道线圈,对患者及志愿者均行腰4-骶1椎体水平常规MRI扫描及弥散张
肱骨近端骨损伤侧位,常规采用穿胸位投照。但由于儿童不能合作,肥胖患者胸部组织的遮挡,尤其是石膏固定的患者,使得肱骨头部位显示不清,影响病情的诊断。下面我介绍一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此问题。方法:患者侧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贴近摄片架,身体向后旋转,使后背与摄影架成45°角。中心线对准肱骨上1/3处垂直射入。不能站立的婴幼儿,可采用卧位方法投照。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患侧上臂外展30°角,屈肘呈90°角,手
会议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面神经及面神经管先天异常的影像学诊断. 方法:自2002年至2016年5月,我们行面神经管的HRCT CPR约1000余例.CT机型:Mx8000及Philips iCT.扫描参数:120KV,200mAs,层厚0.5mm或0.625mm,采集矩阵1024*1024,显示矩阵1024*1024,重建层厚0.2-0.3mm.在轴位及重建的冠、矢状位
目的 探讨ROC曲线在幕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应用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位于幕下的12例PCNSL和15例实性单发转移瘤患者的常规、增强MRI及DWI资料.在分析常规图像和DWI基础上,进行肿瘤灶(包括肿瘤实质区及对侧正常区2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并得到r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实质区rADC值的
目的 1)获得OA患者与健康成人膝关节软骨的T1ρ值. 2)获取健康成人、OA患者膝关节软骨的T1ρ与T2值的相关系数,了解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1)20例正常膝关节行横轴位3D T1ρ、T2 mapping序列扫描.测量志愿者髌骨、股骨各区域软骨的T1ρ、T2值. 2)38例OA患者的患侧膝关节行横轴位T1ρ序列扫描,测量髌骨、股骨各区关节软骨的T1ρ值,与20例正常膝关节的值比较. 3)O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