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 年10 月份利用北京人影办新引进的PMS 粒子测量系统在济南及周边地区探测的气溶胶资料,分析了济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气溶胶与逆温层和大气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垂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逆温层的存在和相对湿度峰值对气溶胶的分布影响很大。逆温层附近和相对湿度峰值区会产生较高的气溶胶数浓度,造成气溶胶粒子的累积。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最大量级可达104 cm-3,平均直径最大值为0.38 μm。由于逆温层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气溶胶粒子谱型为多峰谱,并且峰值的变化与逆温层和相对湿度吻合较好,平均直径和数浓度多呈反比例关系。气溶胶粒子谱型比较相似,基本为单峰谱,峰值在小粒子段,谱宽可达2.4 μm,在0.28 μm 附近,出现气溶胶粒子骤减现象。并对进行了气溶胶数密度谱型的拟合分析。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气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使人们在关注大气理化性质污染的同时也意识到微生物污染的严重性。因此,对大气微生物污染进行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大气微生物是指大气中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主要来源于土壤、水体表面、动植物、人体以及生产活动、污水
本文对石家庄市区2009 年9、10 月间探测的7 架次雾天大气气溶胶资料,与随机抽取的1 架次小雨中飞行的探测资料和1 架次只有密卷云的探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三种天气条件下(雾天、小雨天和密卷云天)气溶胶的垂直、水平和粒子谱分布,结果表明:气溶胶浓度随远离地面距离而减少。逆温层的出现严重影响粒子的垂直输送,气溶胶粒子在逆温层底下累积,是粒子浓度的高值区,逆温层上气溶胶粒子浓度迅速减少。从气
本文利用2005 年10 月23 日在石家庄、渤海湾地区进行的一次飞行探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石家庄和渤海湾上空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粒径、粒子谱垂直分布特征,并对石家庄与渤海湾之间的水平飞行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地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粒子平均直径随高度的分布有不同特点,石家庄上空,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在70~550 米高度内随高度减少,平均浓度在5585~1900 个/cm-3 之间,65
本文由环境风险及其危害入手,介绍了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概念。着重从大气环境风险方面入手,介绍了现有几种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采用的危险气体扩散模式,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方法有高斯烟团模式(高斯烟团模式,高斯模型)和连续源的扩散(无边界点源扩散,高架点源扩散)。简略的介绍了BVI(Britter and Mc Quail) 模型和Sutton 模型。对案例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炼厂最重要的环保设施之一是
利用2006—2010 年南宫酸雨观测资料和地面资料、并结合邢台探空资料及天气形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不同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南宫降水平均pH 值均小于4.70,酸雨频率大于50%,属于重酸雨区或较重酸雨区;降水酸性在夏秋两季较强,而酸雨出现频率则在秋冬两季较大,降水电导率冬季最大。南宫酸雨多出现在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静风及北-西北风,高空天气系统为切变线的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为三面环山,南面开口的盆地,特殊的地形结构和近年来城市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使雾、霾天气频发,成为秋冬季节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因此探讨和分析灰霾天气特征及其与相关污染物的关系,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和防灾减灾的需要。本文利用南阳市1971~2007年气象观测资料以及2004~2005年本市环境检测站提供的市区空气污染物PM10、NO2、SO2的日平均浓度值,统计分析了南阳市灰
我国酸雨区面积虽小,但发展扩大之快,降水酸化速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见的[3]。在气象业务工作中,酸雨是指降水 PH 值小于5.60 的大气降水。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4996 km2,平均拔海高度72.8m,本文利用2007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许昌站酸雨监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地区酸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初步讨论了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
城区烟幕天气的出现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鹤岗市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别,居住人口密集,住平房独自取暖的居民较多,机动车数量与城市土地面积或城市人口的比例较大,致使烟幕现象出现频繁,有着一定的地方特性。为了给地方政府改造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参考意见,本文对鹤岗市地方性烟幕形成的物理机制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简要地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GRIMM180 仪器、FD12 型能见度仪、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探空资料,对2009 年11 月 30 日-12 月2 日发生在鞍山地区一次罕见大雾灾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大雾的生消机制,并分析大雾天气过程对当地大气气溶胶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平原中南部处于鞍形气压场中,弱冷空气扩散使地面有多处较弱中尺度辐合区(辐合线)及有逆温层,尤其是近地面逆温、温度下降
利用布设于呼和浩特的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NIES 型激光雷达(532nm、1064nm)对2006 年3 月9 日沙尘暴过程进行监测,分析研究沙尘气溶胶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呼和浩特市出现扬沙2 小时之前,在2000-3000 米的高度上气溶胶消光系数为1-5.8(km-1),大约700 米厚,且15 分钟增加14 倍;出现扬沙前30 分钟,在1800 米高度出现6.12 km-1最大气溶胶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