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来源 :上海市水利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53d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一种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卓越的表现。本文结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近几年来在水利行业中运用这一技术的实际体验,根据水利行业的特点,来分析一下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应用与普及的必要性和今后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近年来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性化概念,是水利建设发展到相对高级形态的必然结果,要搞好效益监测与评价,建立能科学反映生态水土保持效益的指标体系,为生态水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青浦区在所有的四个水利片中选择典型的河道,测试其各项生态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评价。
崇明岛四面环水,沟河密布。引用普通水可谓引排自如,然而"全天候"喝上淡水,那是崇明岛有史至今1300多年以来一直困扰崇明人民的心病。对此崇明人民也积累了一些引淡经验:挖泥井、喝潮白水、砌砖井、饮自来水。但随着三峡水库的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长江来水量骤然减少,涨潮流强劲,海水化程度不断上升,南北夹攻全年有半年以上的成潮包围着崇明岛。为此,也尝试过"西引东排"、河道"瘦身"来对付成潮,结果事与愿
龙华港泵站是淀北片规模最大的除涝泵站,有关方面提出龙华港泵站增加双向功能,通过加大引水以改善徐汇区乃至淀北片的水环境。本文构建了淀北片的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组合了多种水资源调度方案,从水量交换、水质改善、对周边的影响等多角度分析了增加双向功能对改善水环境的效果。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自来水厂工程,工程规模为15万m/d,并为今后发展预留15万m/d规模。本文对滨江自来水厂的系统方案进行比较,并对主要工程设计和优化进行描述。
非预应力空心板梁适用于跨度较小、荷载要求不高的桥梁,在崇明这样一个水资源丰富、河道分布密集的地区被广泛使用。本文以崇明县前卫村水系疏浚整治工程3号桥为例,对如何控制非预应力空心板梁的施工质量进行探讨。
本文阐述了如何借助计算机辅助疏浚系统控制疏浚进度和质量,并就运用该系统带来挖泥船疏浚精度和经济效益与未采用该系统时进行了比较,说明了疏浚业也可以发展成高附加值产业。
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兴起,城市生态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及功能流,立足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内部资源、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承载约束机制,总结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的特点,并初步提出承载机制的定量研究方法。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航道疏浚工程位于洋山深水港区东侧的黄泽洋海域,全长10.43km,航道走向279°-99°,设计为单向航道,设计底宽A1-1—A1-2段自550m渐变为300m,A1-2-A1-3段为300m,A1-3-A2段自300m渐变为550m,设计通航深度15.5m,设计疏浚深度16.0m,横向边坡设计为1∶15。本文介绍了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的概况,阐述了工程特点,分析了施工技术和管
黄骅港是全国大风回淤量较大的港口之一。本文介绍了黄骅港航道的回淤特点、风后清淤方案以及通过数次大风总结分析出的一些大风回淤规律。
通过在管网当中二次加氯来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CBPs)的浓度,是一种满足日趋严格的饮用水水质安全卫生标准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GA)的二次加氯优化模型,在给定二次加氯点个数的前提下,针对某一具体管网的某一工况,进行优化计算。求出该工况下,不同加氯点个数时,二次加氯点的位置及相应的投加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充分说明了:通过优化二次加氯点位置及其投加量。既降低了总投加量,又使得整个管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