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成像技术监测小鼠脊髓急性损伤后血流动力学及代谢变化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创伤外科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小鼠脊髓光化学急性损伤模型,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和多光谱光学内源信号成像技术在体观察小鼠脊髓急性损伤后的血流动力学及代谢改变.方法:雄性c57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损伤组小鼠经麻醉后暴露T10-11脊髓段,腹腔注射2%玫瑰红溶液0.2ml,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波长为532nm,功率100mV绿色激光二极管照射暴露脊髓2分钟建立脊髓急性损伤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如何在减少手术创伤的情况下修复肢体软组织伴大段骨组织缺损。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在我院行局部带蒂转移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Ilizarov技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大段骨缺损的临床资料3例,对病人的肢体外形、功能及接受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转移皮瓣3例均成活,骨延长后断端骨性愈合,延长骨段矿化良好,肢体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会议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共38例严重爹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前、后分别为20例和18例。结果: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为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急诊一站式救治模式有利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的及时性、连续性和高效性;避免了救治过程中的责任流空和耽延
目的:颗粒脂肪移植正越来越多的用于修复重建外科和美容外科,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肌肉、肌腱损伤修复后,缺损区域皮肤易与深层肌肉、肌腱组织粘连,影响活动和外观。剖腹产等手术后伤口易形成凹陷性粘连瘢痕,传统修复方法切口愈合后粘连易再发。
会议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合并肠破裂的诊治策略.方法:同顾性分析同济医院创伤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37例多发伤伴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本组病例中,合并小肠损伤最为常见.有20例在受伤24h后确诊,漏诊率为29.7%.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TOT)治疗放射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创伤科收治的放射性溃疡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VSD,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VSD和TOT.2组患者人院后均行清创术,检测人院时和治疗7d时创面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检测治疗7d时创面
会议
背景:本研究旨在评估气管切开时机对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对死亡率、医疗资源占用情况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分析。方法:通过网络对文献进行检索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从入选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并利用Stata软件分析,比较早期气管切开组(earlv tracheostomy,ET)与晚期气管切开组(latetracheostomy,LT)/持续气管捕管组(prolonged intuhation
会议
目的:探讨如何在减少手术创伤的情况下修复肢体软组织伴大段骨组织缺损。方法:同顾分析近两年在我院行局部带蒂转移皮瓣结合外固定支架(Ilizarov技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大段骨缺损的临床资料3例,对病人的肢体外形、功能及接受程度进行评价。
会议
动力髋螺钉(Dvnamic hip screw DHS)被常用于转子问骨折的治疗,然而切出率过高是导致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DHS刀片被设计并应用于不稳定性尤其是骨质疏松性转子问骨折的临床效果.此研究就是为了比较用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问骨折治疗时DHS及DHS刀片的力学性能.
会议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TOT)治疗放射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创伤科收治的放射性溃疡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VSD,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VSD和TOT.2组患者人院后均行清创术,检测人院时和治疗7d时创面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检测治疗7d时创面
会议
目的:研究急诊一体化用于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医学价值。方法:同顾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38例,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应用急诊一体化模式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传统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创伤严重度评分、急诊室潴留时间、人院至急诊时间及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