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调治亚健康态失眠研究概况

来源 :第十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70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近10年来耳穴贴压疗法及其配合其他疗法调治亚健康态失眠的临床资料,提出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近10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耳穴贴压及其配合疗法治疗亚健康态失眠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今后应在疗效评价,作用机理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生育状况很不乐观,先天缺陷发生率高达6%,中国个别地区甚至高达8.4%,且90%左右的先天缺陷病因不明,有效预防成了世界医学难题.由中国人寿承保的"三优律",是中、西优秀医学文化结合产生的硕果.运用"三优律",能解释绝大多数先天缺陷产生的原因.在"三优律"指导下,人类用意志支配性行为,而不需要昂贵但无用的药物,就能让先天缺陷发生率从6%下降到1%以下,让试管婴儿抱婴率(Take baby
《周易》、《黄帝内经》分别是中国的哲学源头代表和医学源头代表.易学对中医在理论和具体应用上都有重大影响."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两者都以天、地、人为研究对象,都源于原始宗教的巫术,都提倡厚德,都重用整体观和内视法,都以阴阳论、五行论、象数模型求统—认识天地人的大宇宙、小宇宙.从而医易同源,医易相通.我们提高这一认识,将会对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众健康作出贡献.《周易》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和代表,
八卦是易学的精华,易学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八卦的符号学系统和推演思维的特点,分析了它在中医理论中的渗透与扬弃,提出了医易相通的三种境界,并对通过中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本文讲述了《易演伤寒论》原创思维历史性突破,《易演伤寒论》对天人合一的完美诠释,《易演伤寒论》对”下之后”词条的合理诠释,从《易演伤寒论》看仲圣”误导”历代伤寒注家。
乾卦六爻形象地比喻为六龙,分别代表道的六种状态.即:潜伏状态的道为潜龙,展现状态的道为现龙,警惕状态的道为惕龙,顺势状态的道为跃龙,处尊状态的道为飞龙,超凡状态的道为亢龙.坤卦六爻也形象地比喻为六马,分别代表德的六种状态.即:预见之德为履霜马,突破之德为不习马,涵养之德为含章马,自律之德为括囊马,修身之德为黄裳马、自悟之德为玄黄马.六龙阐述的是道,六马阐述的是德.而《道德经》阐述的也是道与德.也就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名言虽然告诫年轻人必须珍惜宝贵的时光,同样也警告我们在治病的临床中,必须要及时把握好治病的时间,争取有病早治,临床医生及时辩证分析清楚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变的部位,病性的所属,才能进行选方用药,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属中医眩晕、头疼等范畴.最新中国心血管病年报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已超过2.6亿,高血压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1/5,已是家庭和国家的经济负担.国家施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中医药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中的优势,提高高血压病控制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
中风(Stroke)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以从醒脑人手,联合应用具有即刻效应显著、疗效确切稳定的优点,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减少
《梅峰医学》应用于岭南地带较方完善,因为岭南地带气候炎热多湿,温热病多发生(温病、湿温),梅峰医学药用轻、清、甘、淡,治疗内科(杂病)、妇儿科有独持优势,但是,目前发展中医药之路乃然艰难,许许多多人对中医药认识不够,从事中医生行业利润比不上西医行业,成熟中医技术(如内科)的医生比西医更艰难,10年前许多名老中老医被发达国家移民。今天,笔者能走进中医怀抱中长,首先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感谢湖南中医药大
生长壮老已,本是人生生命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珍惜生命,关爱健康,健康与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是生命之源,有了健康,生活才有活力,才有价值,没有健康的身体,生命就会衰退,就会发生病变,甚至会停止.可以说健康常在,生命常在.除了大自然的灾害损伤难以避免之外,人类健康是靠人类自身保护和掌握的.如何健康?健康与保健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保健养生是健康之本.《内经·素问》中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