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参与智库课题的思考--基于提高课题研究绩效角度

来源 :中国科协,重庆市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具有多学科综合优势,汇聚各学科领域的人才,组织高校科研团队参与智库课题研究,服务政府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完善我国决策咨询制度,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实中,高校团队参与智库课题研究存在复合型团队组建困难、基层调研薄弱、数据获取困难、专报撰写专业性不足四方面问题,致使课题研究成果质量不高.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团队参与智库研究课题绩效需完善聘用制度、创新内部评价机制、构建公平合理的公共决策机制、提升政策语言表达水平,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2014年起,中国科协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会同社会各方面大力推动实施"互联网+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国科协相继出台《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的意见》,深化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科普中国"资源广泛利用,为更深入地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如今,全国范围内科普信息化阵地和平台覆盖面逐
在"大健康"背景下,传播医学科学知识、医学保健措施、防病治病方法、健康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健康素养,从而促进全民健康,是医学科普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信息化宣传格局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社会化媒体已成为医学科普信息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媒介之一,笔者拟在医学科普信息化过程中体现出的医学科普重要性、存在的问题着眼,从一位普通医学科普编辑的视角出发探析其"健康"发展的路径,为"健康中国"贡献一
本文对互联网环境,进行了科协媒体研究.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科学传播模式的发展现状;其次,进行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模式的构建,包括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的同时提升现有创新意识、注重服务意识的培养、促使模式构建更具实效性.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科协媒体的发展路径,固化其姓"科"的属性、发挥互联网服务功效、提升信息采编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传播保障机制等,旨在提升我国科学传播质量.
科普资源集成与共享是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有力措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了解越来越多,对科普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环境下,又推动了科普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出发,以与高校合作为对象,分析科技馆与高校资源集成与共享的"供求关系",寻找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提
近年来,重庆市科协认真落实党中央和中国科协、市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部署,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持续发力,着力构建"三轮"驱动、"三化"联动、"三维"聚力工作格局,着力增强"三性"本色和"四服务"本领,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坚持实施智汇工程,加强智库建设,成为打造升级版科协工作的重要支点和亮点.
2018年8月23日,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成立,通过大会主旨报告和高端闭门研讨,怀进鹏、李毅中、邬江兴等20余名院士专家把脉问诊重庆数字经济发展,从理论研究、平台打造、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意见建议.
充分认识国际高端智库的内涵,比较分析国内外权威组织评价国际高端智库的方法和重点,立足中国科协的发展定位和优势,积极探索中国科协建设国际高端科技智库的努力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评价智库的流程、评价指标框架、评价侧重点和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智库评价体系的异同点,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提出中国科协建设国际高端科技智库的几点启示: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保持智库研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完善
九龙坡区累计建成社区(村)科普活动室21个,还存在覆盖面还不够广、展品缺乏更新、社会化参与度不高、科普讲解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重点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规划布局、优化展品供给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升科普讲解员素质等方面加以解决.
对政策进行第三方评估是公共政策科学制定和有效落实的必然要求,也为智库发展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目前,中国科协以创新战略研究院为核心实施单位,已开展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和京津冀、上海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第三方评估,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今后的智库发展中,应继续以政策第三方评估为抓手,进一步发挥科协专业性和独立性的优势,从建立第三方评估的长效机制、提升评估能力、完善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科协工作,要不断强化科协品牌建设,促进党政机构同科协组织功能有机衔接,增强科协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深化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理解,更好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