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来源 :05中国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力,即情绪能力。大量研究表明,进行情绪交流和维持积极的同伴交往是幼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而情绪能力是这些发展任务的中心,因此儿童情绪能力是社会情绪发展领域中一个长期关注的焦点。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情绪理解是指对所面临的情绪线索和情境信息进行解释的能力:情绪调节是指监控、评估和改变情绪反应,以达到预定目的的一系列外部和内部过程。 最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结论: 1.3岁是获得情绪理解能力的一个关键期,4岁幼儿己基本获得了该能力。对积极情绪的理解能力要高于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女孩推测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要高于男孩; 2.幼儿运用多种策略应对同伴间冲突情境,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建构性策略,其次是回避和情绪释放策略,最后是破坏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所采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依次是,3岁组幼儿更倾向于使用情绪释放策略,4岁组幼儿较多使用建构性策略,5岁组幼儿更喜欢使用回避策略; 3.情绪观点采择能力促进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会议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电影通过政策调整不断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站在新起点上,中国电影需要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开拓创新,推动中
  当今的影视产业已步入大数据时代,运用大数据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在影视剧本开发中具有高价值的应用。大数据驱动了影视剧本开发模式的创新。本文从价值、成本、市场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e historical catachresis and cultural metaphor in producing and theorizing Chinese animation,termed in Chinese as meishu film in rel
会议
  从动画(Animation)到动态影像(MovingImage)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转变,更体现了一种自现代主义之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对动态影像艺术的审视。词语本体的意
  日常生活的研究已经成为重审现代性的重要切口.单一的现代性更多被视作一种社会建制乃至机器运作来剖析.现代性这一机器往往以生产更多的日常用品和规训人口及常态生活为
会议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has made animation techniques accessible to a wider range of practitioners,perceptions about what animation is hav
  21世纪艺术动画深受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城市化和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的影响。在美学风格上呈现出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特征,在创作主题上偏向于个体精神世界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