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法近代化过程中的“法典论争”述论

来源 :中国法律史学会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an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民法的近代化是在明治时期编篡旧民法、新民法(明治民法)过程中完成的.聘请法国人起草,过多模仿法国民法编篡的旧民法,在提交议会审议时,遭到了强烈反对,围绕民法典实施问题引发了波及法学学者、政治家及明治政府等多层面的朝野上下的激烈的“法典论争”.结果导致了以法国法为主要蓝本的旧民法,未来得及实施就归于流产,日本的具有“近代化”因素的民法夭折了.本文主要以日本明治时期旧民法编纂过程中发生的“法典论争”为线索,考察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的海外投资者在自然资源、能源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往往采用国家契约的方式与东道国进行合作,但是这种合作形式会面临东道国的间接征收、单方面修改契约等不利局面.本文试着从保护我国海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从国家契约自身内容的角度,对外资保护条款进行解读,以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者在签订国家契约时提供有益的建议.
近年来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逐渐形成承运人对超期使用集装箱者收取滞箱费的航运惯例.滞箱费是因超过堆场提供的免费期间超期使用承运人集装箱而由承运人向托运人或收货人或者相关方收取的惩罚性赔偿费用.其性质的认定关系到承运人网站公布的滞箱费费率是否具有约束力、法院可否根据申请对滞箱费进行调整或者设定限额等问题.
2009年6月23日,美欧就中国对9项原材料的出口限制问题提出磋商要求,同年8月21日墨西哥加入磋商程序,后于2009年9月21日专家组成立;2011年7月5日专家组裁定中方涉案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和出口许可证等措施不符合中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有关世贸规则,且未满足保护可用尽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命健康等例外条款的条件;2012年1月30日上诉机构裁决中国涉案的出口关税不符合中方入世承诺,建议中国
东盟各国以欧盟区域一体化为目标,在2009年共同签署了象征着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新时期的《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而货物贸易的自由流动的促进是东盟经济一体化中发展的最快的一部分内容,并且已通过《共同有效互惠关税措施》和东盟自由贸区(AFTA)的建立来完成.《协定》是东盟自由贸区升级版下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法律基础性文件的整合,对东盟贸易法律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围绕着《协定》中出现的重
本文从黑人争取基本权利的角度切入,考察和研究了美国法律平等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从法律平等的视角来思考美国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同时,作者还着重从制宪者们的“人民观”,最高法院法官的保守主义政治倾向,总统对待奴隶制和黑人境遇的矛盾心理与摇摆态度以及“白人种族与文化优胜论”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挖掘了阻碍美国黑人得到法律平等保护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
平等观念深深地根植在美国传统中,“平等保护条款”对美国社会结构的塑造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等保护条款”是美国南北战争胜利的果实之一,其最初原意指的是“平等司法”或“司法的平等保护”,即每个人(黑人与白人)在法院里都应该受到平等地审理与惩罚.随着社会的变迁,“平等保护条款”的适用范围也不断地扩大,在保护主体上,从黑人平等走向非法移民平等、有色人种平等、法人平等、非婚生子女平等、妇女平等以及残疾人
在《法律适用法》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担保审批规定无疑构成无须冲突规范指引的直接适用法.从Emeraldian案可以看出,在《罗马公约》阶段,除非我国的对外担保审批要求构成合同准据法、满足《罗马公约》第3条第3款的条件或借助英国普通法上的特别公共政策规则,否则不被英国法院认可;在《罗马条例Ⅰ》阶段,英国正式确立了第三国直接适用法制度,从而使得中国直接适用法有了新的适用依据.但由于中国法规定未经审批的对
[提要]“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提出的著名的政治口号,三者在内容上具有“三位一体”的性质,可见,平等与自由、博爱一样具有其复杂性.中国宪法平等条款的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于二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的特殊性;二是宪法中大量的“非平等”的立法.中国宪法平等条款的实施具有特殊性,其基本的实施形式为通过普通法的立法实施.平等条款的法律限制包括平等条款的“一般限制”,此外“不合理的差别”
西方法律平等的理念源远流长,它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思想观点,也是人们对法律公平设计和运行的一种理想价值判断,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体现在立法、司法、守法等不同法律活动环节,真正彰显了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清末民初,西方法律平等理念传入中国,对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民国社会政治民主的新纪元.尤其是当时的知识精英对西方的平等理念进行了中国化的诠释,形成了中国的平等理论和学说,对当
本文以渡边洋三的代表作—《法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为核心,侧重从两个方面加以展开:一是渡边洋三马克思主义法学所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概念;二是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值得注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