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ka以来滇西南的植被、火与气候历史研究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云南省西南部腾冲县青海湖8.32 m 长的湖泊沉积岩芯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孢粉与炭屑分析,在精确的年代序列基础上,重建了约18.5 ka 以来滇西南的植被、火与气候演化历史.
其他文献
  对玉溪遗址剖面53 块地层样品和附近山地的9 块现代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文化时期(6000 a.BP-7200 a.BP)孢粉组合以乔灌木为主,草本次之,蕨类孢子含量较少.乔
  多边形冰楔泥炭沼泽地在多年冻土土壤中蕴藏着丰富的碳.然而,在植被,温度等作用下长时间梯度(上千年)的碳累积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单一多边形泥炭
  黄河上游-中游流域地处中国的中部地区。植被类型有草原、黄土高原边缘的沙漠、青藏高原北缘的森林带,是典型的植被过渡区域。这一生态变化区域也同样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
  GT02 钻孔是利用俄罗斯钻取自于广西省北部的一个山地沼泽中,我们对样品做了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测试,包括δ13C,TOC,TN,C/N,以揭示该地区21,000 年以来的古环境演变。
  本文对泸沽湖周边山地不同植被类型下采集的32 个表层样品和36 个泸沽湖湖泊表层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内的表层孢粉散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山地与湖泊表层孢
  本文涉及澳门的一处古海湾沉积剖面,考古发掘揭露该地区存在新石器时期以来的文化堆积.本文在市区南侧剖面获得了近2 m(距原地面约3.4 m)的沉积物样品,根据年代学、粒度分
  本文通过对海南岛南部海岸带TLG 01 钻孔沉积物基于Uk37 的高分辨率海水表层温度(SST)重建,并利用粒度分析、有孔虫丰度分析、总有机碳含量分析及正构烷烃代用指标重建古
  粤东沿海地区发育有第四纪沉积区,是冰后期海面上升以来的沉积中心之一,海丰地区保存有完整的全新世沉积记录,是研究全新世古环境的良好材料,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第四纪古环
  末次冰期阶段尤其末次冰盛期主要表现为气温大幅下降,冰川大规模发育,海平面大幅下降,森林植被在海拔垂直带下降、向低纬度迁移。中国亚热带地区森林植被类型的演替主要受东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沉积厚度最深、形成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原区。笔者通过对位于甘肃平凉地区的平凉剖面进行孢粉和植硅体分析,进而研究该地区中全新世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