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的设置及其基本要求--结合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百余部志书凡例

来源 :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简述凡例设置的起源发展和具体含义及其重要性之后,通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百余部志书凡例的简析,阐明志书凡例要做到项目齐全,次序得当,语言简洁精准,个性突出,一事一条.就要求在制定凡例时要考虑周到,全方位谋划;分开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次序;以语言大师的标准和态度反复斟酌,千锤百炼,精心遣词造句,做到既斩钉截铁,又刚柔并济;充分展现志书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编纂特色,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力争使读者一看凡例就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要每一条目标集中,不旁枝逸出,不拖泥带水。若做到了以上五点,凡例才算基本过关,才能为编成精品良志奠好基、定好调、立好纲、制好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以成都市为例,分析探讨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和时空分异特征。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2006年和2011年成都市土地利用系统整体健康水平较高,中心城区健康水平处于下降状态,中高值区域向周边二、三圈层区县转移,结果数据呈“纺锤型”分布,起伏变动较大;(2)各区县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由负空间自相关向正向转变,空间分布特征由分散向集聚转化,局部空间异质性降低。健
随着郑汴一体化、郑洛工业走廊等中原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呈现扩大态势。运用核心-边缘结构多尺度演化分析框架,采用泰尔指数、多层次回归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县级、市级和经济区三个空间尺度,分析了1999-2012年河南省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化过程与机制。
现已发展用于模拟泥石流运移和堆积过程的阻力模型较多,其中关于各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泥石流运移段速度、堆积区冲出物质总量、灾害泛滥范围和泥深空间分布的差异分析,而对于运移过程中泥石流龙头形态差异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探讨阻力模型对泥石流龙头形态的影响。针对四种常用的阻力模型,即宾汉体模型、湍屈阻力模型(包括湍流能耗和屈服应力阻力项)、湍屈粘阻模型(包括屈服应力、粘性摩阻
20世纪60年代,在蓝田公王岭和陈家窝地点发现的蓝田直立人化石,是整个东北亚地区旧石器考古领域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该地区也发现了其他旧石器地点,但相关地层年代及与灞河流域地貌和环境演化研究很薄弱。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黑龙江积极跟进,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尤其是国务院批复哈尔滨国家级新区以后,哈尔滨作为对俄合作的中心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哈尔滨地方志文献,记录着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哈尔滨"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参考.从方志文献中,梳理出哈尔滨对俄罗斯文化交流的点点滴滴,有利于总结经验,挖掘城市内涵,促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带一路"建设贯穿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地都有"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但是,在已编地方志中关于"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多有记述不够或缺漏,其主要原因是对该内容缺乏认识,未应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对"一带一路"建设认识是做好地方志工作的前提.笔者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实际出发,深入学习和思考,提出地方志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体思路和方法.地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地方志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整合地方志资源中蕴藏的丰富历史信息和现实资料,系统整合全国地方志机构力量与人才优势,通过编纂《"一带一路"建设志》《"一带一路"人物志》《"一带一路"线路志》等志书和建设报刊、网络、方志馆、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努力提高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负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的使命.
村志,由其直接记写民众、承载社会最基础资料的特点所决定,有理由写得更为鲜活、生动。应不仅记述严谨,语言更要灵活。可适当运用议论或描述等表现手法,准确用词,言简意赅,使所记内容具体形象。根据记述内容,灵活多变,力求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历史和现状;应不仅行文朴实,也要有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语言精美、富有文采,文章才能流传久远。清代方志大家章学诚提出方志语言“要简、要严、要核、要雅”
连续不断地编纂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文化作为不可或缺的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隐形的巨大作用.本文作者把地方志编纂以及年鉴编纂置于"一带一路"的视野之下,从三个角度探讨地方志编纂在这一重大战略中应该发挥的独特作用.本文对于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地方志工作者(年鉴编纂者)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提升认识水平、转变编纂思路具有启发、指导
今山东蓬莱(古为登州)是历史上中国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建立和发展存在密切关联.蓬莱旧志对之记载甚少,新中国成立后编修的二轮《蓬莱市志》对之记述视角远不同于首轮《蓬莱县志》.这实际上反映了外向型经济和"一带一路"战略实际上已深刻影响到二轮市县志的编纂.本文探讨两部志书关于海上丝路(登州)记述视角的变迁,以总结其对方志基本理论和二轮修志实践所具有的启发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