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板开孔轻钢龙骨墙体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比国内外规范中关于外围护墙体抗冲击性能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确定了适用于轻钢龙骨外围护墙体的抗冲击性能评价标准与试验方法.遵循该试验方法,进行6片腹板开孔轻钢龙骨墙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击性能试验,验证墙体抗冲击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考虑的参数包括:覆面形式、龙骨腹板高度.分析墙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同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改善墙体抗冲击性能的方法.分析发现,采用欧洲规范EN14019:2004中关于外围护墙体的抗冲击性能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评价轻钢龙骨外围护墙体的抗冲击性能较为合理.采用市场上的纸面石膏板与耐火石膏板作覆面的轻钢龙骨外围护墙体不能满足抗冲击性能要求.当采用腹板开孔的轻钢龙骨墙体作外围护墙体时,龙骨两侧可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压力板作覆面,以满足墙体的抗冲击性能要求.
其他文献
采用分子量为2000的PEG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合成了分子量为3000~5000的端羟基的PCL-PEG-PCL(PCEC)嵌段共聚物.采用异氰酸基烷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将该共聚物端羟基修饰后,并采用溶胶-凝胶法与生物玻璃前驱体进行反应,形成具有化学键键合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材料的压缩模量为5.9~65 MPa,拉伸模量为8.9~31 MPa并可通过改变PCEC的嵌段
钛作为植入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术后感染问题十分棘手.因此,制备表面具有长期抗菌能力的植入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取多巴胺在硝酸银溶液中诱导还原银纳米颗粒,在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纯钛表面制备得到载银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纳米管,实现了短期快速抑制材料表面细菌的粘附以及长期释放达到抗菌的效果.载银二氧化钛纳米管以其可调节、可控、方便操作等优点,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牙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将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涂层(分多孔型和致密型)的种植体,单纯磷酸钙涂层以及纯钛种植体植入兔股骨远心末端,比较与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涂层的近期体内成骨效应.结果表明,生物力学检测显不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涂层比纯钛和单纯磷酸钙涂层的种植体表现出更高的骨结合力,尤其是多孔型.组织学染色显示与同期的对照组比,复合涂层组表现出较多的新生骨,活跃的成骨细胞,少见纤维结缔组织.说明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仿生涂层具
研究了纳米珍珠质/Ⅰ型胶原复合支架的组成结构及对MC3T3-E1前成骨细胞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法进行组成结构,钙离子和多肽释放测试.将MC3T3-E1前成骨细胞在复合支架上进行培养,测定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及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纳米珍珠质/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呈多孔状结构,能缓慢释放游离钙离子和多肽.MC3T3-E1细胞生长良好,碱性磷酸酶、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复合
为了提高可降解材料铁的血液相容性,利用盐酸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自发聚合的特性,对铁表面进行了改性研究.由于聚多巴胺表面有活性反应基团,从而可以将BSA(牛血清白蛋白)固载到铁表面.利用FESEM、AFM、FTIR-ATR、接触角测定、MTT实验、溶血和血小板实验等对铁表面膜层的形貌、成分、亲水性、细胞毒性和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铁表面成功地修饰上了聚多巴胺BSA膜层,并且膜层没有明
以血液中的凝血因子Ⅸ中Calcium-binding EGF-like domain作为研究对象,对蛋白质(片段)与不同亲水性结构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阴离子型和两性亲水性结构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对蛋白质白然状态的维持程度较好.
使用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的FAK和Src生物传感器(DNA荧光探针),实时监控活细胞在诱导过程中FAK和Src的变化活动.结果显示,在诱导分化试剂加入后,Lyn-、 Kras-、cyto-标记的3种不同FAK和Src DNA探针发生瞬时磷酸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明显和迅速,从活性变化角度证实了FAK和Src影响HMSCs的成骨分化.同时,通过FRET技术可视化研究了HMSCs中桩蛋白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并经过后续不同温度烧结制备了系列Ni1-xZnxFe2O4(x=0,0.1,0.2,0.3,0.4,0.5,0.7和1)铁氧体粉末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IR)以及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0.4时,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最大,σs=60.6 A·m2·kg-1;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x=0.4样品中的磁相互作用行为,
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对隔震桥梁的破坏概率有重要的影响,有效地应用隔震支座对梁桥结构减隔震设计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以某钢筋混凝土LRB隔震连续梁桥(公路桥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桥梁模型,采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PSDA)和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分别计算桥梁模型地震易损性并对比,通过桥墩和隔震支座各个构件的破坏准则建立起整个隔震连续梁桥的极限破坏状态.
本文利用格林函数法建立了建筑半无限饱和岩土介质传热模型,给出了半无限线、柱面和柱体热源模型计算通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时间较短时,各模型有一定差别.当时间较长时,各模型计算结果趋于相同.基于该模型编写了计算软件,分析了半无限岩土介质的传热特性,讨论了地表对岩土介质内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无限热源作用下的温度响应在孔壁处最大,随离孔壁距离增加呈指数衰减;随着时间增加温度响应向周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