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微物理过程差异研究

来源 :山西省气象学会201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WRF模式研究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云降水形成的云微物理过程差异.运用WRFV3.4.1分别针对发生于2009年7月25~29日青藏高原,以及2008年7月20~22日四川盆地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结论如下:(1)青藏高原夏季降水云中,冷云降水占有很大比例,高原降水云高层含有较丰富的过冷水,冰相粒子的增长主要依靠撞冻过云水,暖云过程生成降水主要依靠大小云滴碰并形成雨滴,云水随高度分布呈双峰型,冰相粒子随高度基本呈单峰型,随降水的增强,云体不断向下层发展,伴随降水减弱,下部云体逐渐消散;(2)四川盆地夏季降水云中,中低层水汽含量丰富,但高层水汽含量很少,过冷水含量极少,不利于冰相粒子的增长,不利于冷云降水产生,混合层中的水汽和云水利于冰相粒子的增长,云中水物质随高度的分布无明显的单峰或双峰型结构,从目前的模拟分析中还不能确定其云中冰相粒子主要的增长方式;(3)四川盆地云中水汽含量明显高于青藏高原,云中其它水物质的含量的最大值也比高原大,但盆地水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分布很不连续,因此高原与盆地云中液相和冰相水物质的总含量相差不大,说明青藏高原降水转化率很高.
其他文献
The SMOS(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 mission undertaken by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 has provided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measurements at global sc
  雷雨季节,自动站设备经常遭受雷击,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现把隰县、观测站、蒲县、襄汾、洪洞五站雷击后出现的故障现象、分析、维修过程和数据处理情况加以总结,以利于借
  新型气象观测通信系统是将数据采集器采集完自动气象观测场内的气象传感器数据后,通过串口传输到DTU,DTU设备将串口数据转化为TCP/IP数据包经由光缆传送到光交换机,而后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不言而喻,据相关资料统计,因天气原因导致航班不正常的比例大概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二左右,近年来,民航管理部门和航空公司对气象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气象服务保
人之初,住石屋,可见人类与石的亲近渊源。很多有影响的造型艺术往往与石有关,如:石窟、石器、石雕、金字塔……今天要留给未来的、最长久的其中肯定会有石头的影子。小时候
  当前我们国家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开展的越来越多,飞机也已经成为了人工增雨的主要手段,另外,由于飞机可以直接进行穿云观测,获得气溶胶、CCN、云粒子等的空间分布信息,飞机探测
会议
  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等气象服务的重要依据,地面气象月报表是最重要的气象台站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本文根据测报软件格检审核A、J文件出现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一些处
  气象台站元数据是气象观测记录的重要背景信息,是订正气候资料序列的科学依据,是分析和应用气象数据所必需掌握的基础前提。本文以大连气象台站元数据信息为例,分析了站址迁
  随着自动站仪器运行年限的增加,自动站出现故障的频率提高,常出现记录异常或缺测,导致测报人员对数据文件处理不当。为了减少错情,提高质量,笔者通过大量实例总结了自动站故障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业务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保障业务能力不高、研发与能力储备不足、保障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