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Flt3配体诱导的骨髓源cDC和pDC亚型在BCG体外感染早期的免疫应答特性分析

来源 :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机体抗分枝杆菌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数量稀少、制备困难等原因,不同亚型DCs在分枝杆菌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了解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小鼠Flt3配体(Flt3 ligand,FL)诱导制备FL-cDC和-pDC亚型,对其在BCG体外感染早期的免疫应答特性进行分析,以期增加对不同亚型DC在分枝杆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的了解.方法 使用FL蛋白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源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分析其表型并分选FL-cDC和-pDC,经rBCG-GFP体外感染后分析两种DC亚型在细胞感染率、活化成熟、细胞因子分泌和特异性抗原提呈等方面异同.结果 感染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小部分FL-cDC和-pDC胞内观察到BCG菌体,但是大部分细胞中并没有细菌存在;FCM分析显示两种DC亚型的GFP阳性率较低(约6%),说明两种DC亚型的感染水平均较低,但是不同剂量BCG感染后只有FL-cDC感染率显著增加,显示FL-pDC亚型更易达到饱和感染状态.绝大部分FL-cDC和-pDC在感染后4h即表达高水平的CD40、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且在感染后12 h达到最高峰,显示两种DC亚型均能高效活化成熟,但是FL-pDC的活化效率明显弱于FL-cDC.细胞因子表达谱分析显示,两种DC亚型在感染早期均表达高水平的IL-6和TNF-α,其中FL-pDC中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早于并显著高于FL-cDC,显示pDC亚型的BCG感染的应答更迅速.体外抗原提呈试验显示,FL-cDC和-pDC亚型均能特异性提呈分枝杆菌相关抗原Ag85A,且负载抗原12h处的提呈能力最强,但是FL-pDC的抗原提呈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均弱于FL-cDC,表明后者在抗原提呈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FL-cDC和-pDC亚型均广泛参与机体抗分枝杆菌免疫应答,包括识别并吞噬BCG,细胞有效活化成熟,抗原提呈以及分泌IL-6和TNF-α参与免疫应答调节;同时,相比FL-cDC亚型,FL-pDC的活化成熟效率和抗原提呈能力相对较低,更倾向于通过分泌大量前炎性细胞因子的方式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其他文献
为揭示不同鸡白痢沙门菌菌株间的毒力差异,本研究对1960s-2010s期间不同来源的50株鸡白痢沙门菌的毒力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细菌对HD-11细胞的黏附率,并在其中挑选代表菌株利用鸡胚模型进一步筛选毒力强的菌株.取新鲜培养的鸡白痢沙门菌菌液以MOI=10∶1感染禽巨噬细胞系(HD-11)与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1h后裂解细胞并稀释涂板计数以计算其黏附率,S06004对HD-11的黏附率高于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肺标本提取R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免疫学方法,检测鼠疫、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原虫、人粒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原体.结
本文就华佗在人兽共患病领域的成就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人兽共患病的治疗方法,对于皮下寄生虫病采取让伤口每天与冷水接触1次,当雌虫伸出时,用小棒卷虫,每天卷出一段虫体,约3周可将全虫卷出;还有用棉线一端系住虫头,另一端牵引逐日慢慢地拉,直至取出全虫使伤口渐愈合,对囊虫病采用槟榔、南瓜籽等驱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以中国分离到的1533株不同来源大肠杆菌为目的菌,对其进行MIC测定,运用PCR法和基因测序检测PMQR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oqxAB、qepA和aac(6》、Jb-cr),通过接合和转化实验获得基因阳性的接合子,对其进行MIC、PFGE和Southern blot等试验。研究发现,二十年来,大肠杆菌对多数喹诺酮类药物和喹噁啉类药物的耐药性提高了两倍以上,猪
目的:探讨福建省2011~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卫生机构2011~2015年通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布鲁氏菌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布鲁氏菌病报告数由2011年的15例增加到2015年的115例,五年间共报告249例,发病率为0.13/10万,呈快速上升态势(Z=10.45,P<0.01).漳州和南平发病率居前,分别为0.42/10万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1947年从关在乌干达的寨卡树林中恒河猴血液分离发现而得名,1954年从感染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ZIK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 us),与登革热病毒、黄热病毒、乙脑病毒、西尼罗病毒相似。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ZIKV可分为非洲系和亚洲
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空肠弯曲菌llhF突变株以及回复株,在此基础上对flhF基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生化鉴定及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jlhF基因失活并不影响空肠弯曲菌正常生长代谢。在透射电子显微镜视野中,野生株和llhF回复株可见完整鞭毛结构,而llhF突变株则大部分表现为无鞭毛表型,3株细菌穿刺接种MH半固体培养基后,野生株和llhF回复株可从接种处向四周扩散生长,形成明显的环状结构
目的:五热日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由体虱在人群中传播,可引起战壕热、心内膜炎和杆菌性血管瘤等疾病.以往认为人类是唯一宿主,近年,国内外先后在食蟹猕猴和普通猕猴中发现这种巴尔通体.为进一步证实猕猴可作为五热日巴尔通体的自然宿主,本研究调查了来自国内4个地区、550只猕猴五热日巴尔通体的感染状况,并对菌株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方法:采集北京、四川、广东和云南实验用猕猴全血和血
本研究利用overlap-PCR技术将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球状部(HAl-2,aa62-284)基因连接到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基因fliC)的N端,获得目的基因片段HAI-2iQfC(2187bp),另外还单独扩增了HAl-2片段(669bp)。将它们分别与pCold载体连接、转化,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出HAl-2-fliC和HAl-2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能够
耐药基因通常位于可移动元件上,携带耐药决定子的质粒是传播耐药性的重要途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在耐药基因型确定和预测耐药表型中可能成为一种简单、快速和高效的方法,并且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通过分析50株鸡白痢沙门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获得一个新的耐药质粒pSPUR,目前在鸡白痢沙门菌中未见报道。该质粒仅存在于对氨苄西林的MIC值>512μg/mL的菌株(s9303,s9804,s98109,s09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