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纺织品“草木染”染色工艺探赜

来源 :2020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唐代纺织品“草木染”染色工艺探赜为视角,试图通过文献与考据实证的比照,勾勒出大唐盛世染色工艺的卓越成就,进而探究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从生活中发现可供上色的染料源头,即矿物、动物、植物之自然物,并由此获取染料,为服饰提供色彩,以满足人的审美装饰与穿着色彩,以及区分人的身份等级的要求,这是智慧亦是经验。“草木染”作为天然染料的一种,更是古人通过实验矿物、动物染料染色后所得,特别是由植物提取色彩的“草木染”,从选色、上色、固色、洗色的过程中,古人发现通过添加不同的矿物作为媒染剂可以更好地使得织物上的色彩多样且牢固,对此进行解读,探究其中的智慧奥秘,实为对古人服饰制作工艺考究,可谓十分精彩。草木染料的选择与获得,适用范围不局限,上到宫廷,下到民间作坊均可普遍采用,且因植物万千,加上医药学、炼丹术等学问在古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草木”的研究与汇编极为便利,可被染坊使用的材料种类也最为丰富,从而揭示出自古至唐“草木染”染色工艺背后的种种历史事象,凸显出我国古代“草木染”作为工艺文明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唐代繁华似锦东方传统色彩构成的重要标志。依此,本文探赜重点: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染色工艺历史再作梳理,串通文脉,进而达至温故而知新。尤其是通过借鉴、探究和应用,使古老的“草木染”工艺绽放异彩,为当今世人有更多的接触与认知,使这一传统染色工艺的文化特质及工艺应用获得更加广泛的接受与传播,并在“草木染”旧有技艺基础上,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大胆创新,让“草木染”这一古老染色工艺重焕风采。另一方面作为探讨传统色彩艺术的演变历史,“草木染”的色泽色相确有传统“五色观”的体现。诸如,自古相传的青、白、赤、黑、黄五种颜色,便在“草木染”染色谱系中有对应的植物染料与染印方法,而这五种染色也可以推定为是决定“五色观”形成的基础,因为只有这“五色”的实际存在,才有可能发展出“五色”与“五行说”,使这五色不仅与方位相对,更与五行对应,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各个领域中都有体现。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东方传统绘画的支持主要有土壁、木板、织物(麻布/绢帛)、纸等,这些支持体在用于绘画创作时,其加工技术与彩色构造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影响,形成东方绘画丰富的色彩表现与技法
  对近代日本画而言不可或缺,并且对现代中国画产生影响的“岩绘具(矿物颜料)”多数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研发出来的新材料.1945年以后,人们对于材质感特别受关注的“岩绘具”,
  彩绘显微研究是彩绘文物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与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地层学和类型学)不仅十分相似,而且英文术语单词也具有一致性。彩绘文物在中国又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文物类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