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多抽头面阵CCD数据合成系统

来源 :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在小卫星应用中分辨率和帧频越来越高的空间大面阵相机,采用多抽头输出方式时需将多路图像数据实时合成完整的视频图像,设计了高分辩率多抽头面阵CCD输出数据合成系统。介绍了全帧面阵CCD芯片CCD STA1600、多抽头面阵CCD输出数据合成系统和各部分的工作时序设计;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小容量存储器和系统控制器,系统集成度高,控制灵活;根据双口RAM、SDRAM和异步FIFO三种存储器的特点以完成数据合成中的不同任务;针时SDRAM需进行刷新操作以保证数据不丢走,采用集中刷新结合定时刷新操作,提高读写操作效率;经时序仿真,本系统基本满足小卫星上空间大面阵相机应用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阐述了质量特性测试原理及其各项参教,并介绍了完整的测试程序,着重分析了质量特性中质量和质心测试,井针对公司现有的ZXC-2000型质心台,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能力进行了详尽剖析。依据误差理论,对质量特性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各项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归类,从目前的测试方法入手对测试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并提出两次对称测量的优化手段,有效的消除了横向测试时传感器带来的定位误差,提高了整体测试精度。根据不
原子干涉条纹信号对系统的转动很敏感,可用于转动的精密测量,在高精度惯性导航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基于原子干涉技术的转动测量实验研究进展,实现了Rb原子的囚禁和上抛,用注入锁定技术实现了拉曼光的功率放大,用速度敏感拉曼跃迁技术实现了原子团的分束、反射和合束,测量了2T=12ms的原子干涉条纹,实现了3.0×10~rad/s转动测量分辨率。
光机主体是集光,机、液、热、电于一体的复杂设备,其中多个部件具有高发热量特性,受光路空间和结构布局的限制,且部分组件需多种温控措施叠加实施的影响,热控实施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文章根据热控实施的技术要求,围绕工艺过程和材料特性,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详细分析了光机主体热控实施过程的难点及质量控制技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
星载电子设备所面临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需要开展空间电磁环境探测,优化星载接收设备设计及测试方案。
本文研究了红外成像系统光学窗口的电磁屏蔽技术。通过分析多个项目的多台单机的电磁兼容检测结果,得出现有国产红外成像系统电磁屏蔽技术难点是RS103抗电磁干扰以及RE112的电磁泄漏问题,超标的一个频点分布范围是500MNz-1.5GHz,分别研究了谐振网筛和非谐振网筛的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非谐振网筛相当于一个高通滤波器,随入射角增大没有呈现明显的偏振效应,具有较大的特征尺寸,设计和制作相对容易。谐振
微小卫星-星-平台的研发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微小卫星设计和应用的发展。为探索一种微小卫星工业他的生产方式,本文对微小卫星的高可靠柔性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根据微小卫星物理上的模块化和软/硬件划分,将微小卫星分解为对外提供标准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模块,用户根据应用需求灵活采购商用现货的标准模块实现微小卫星的快速集成。
近年来,微小卫星的迅速发展对测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微小卫星测控技术新需求,对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情况,特别是浙江大学皮卫星研究过程中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并提出对未来微小卫星测控技术发展的展望。
本文在OFDM通信系统中提出的同步算法基于一种新颖训练序列,该训练序刊只使用了一个OFDM符号并且具有中心对称和前后部分一致的双重结构。在进行完粗定时同步和小数倍频率同步后,本文使用IFFT运算来进行精确的联合信道路径定时和整数倍颇信估计。  IFFT运算使得算法复杂度得到较大简化并且估计速度增快。在精定时同步阶段,本文提出了信干比最大的准则采估计最佳定时位置,这一个准则使得定时估计的精度更高。实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是一种接近香农限的码,在卫星通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构造方法的不同,可将LDPC码分为随机构造型和结构构造型,而后者已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型LDPC码的构造方法,即基于欧氏几何(Euclidean Geometry,EG)中相交于同一点的两条直线及其交点进行构造。在AWGN信道下的仿真结果
小卫星网络的链路长度、速率和业务到达速率随节点运动变化,导致业务强度较大时的时延性能快速下降,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质量保证(QOS),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流时亚集散控制的小卫星网络链路资源动态调度算法。该算法桴多流路径时延的束满足问题建模为一个集散控制系统,并通过局部时延控制参数动态生成策略的设计,使局部时隙分配受控于全局时延状态,提高了局部链路资源调度算法对业务端到端时延的感知能力。仿真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