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央关于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决定,进一步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

来源 :中国法学会,全国政协社会和法治委员会,北京市政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sea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建国以来死刑案件核准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介绍,中央21号文件明确提出将死刑案件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法院。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就应当着重解决好观念的转变并围绕观念的转变进行相关制度的调整。从打击犯罪现象,公正执法,法制建设等方面做探讨。
其他文献
五四运动与理性的关系以往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五四运动作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显然是一张扬理性的运动。《新青年》宣传人权、科学、个性解放、民主、自由、平等、都是近代西方启蒙运动即理性主义或理性精神的内容:批判传统的封建迷信,也是一种理性行为;甚至五四政治示威也是理性的爱国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宣传并从事革命,也是社会思潮发展和对比流行的各种进步思想后做出的理性选择。另一种意见认为,五四政治示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大事。每当五四周年来临,海峡两岸一般都会办一些纪念活动和学术会议。今年也同样如此。在中国大陆,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都照例举办了这样的学术活动。而在台湾海峡的对岸,台北中研院近史所,也在五四的当天,召开了一天的学术会议。虽然在台湾,前几年由于政局的变幻,从社会到学界,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时有起伏。但今年近史所的会议通知,还是这样开题:“2009年
不知从何时起,“自五四运动以来”,已成为固定的叙述模式,描绘个人的成长,揭示社会之变迁,似乎都离不开这样的开篇。这样的叙述方式,无疑都在明示“五四”的影响力,及其在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分水岭地位。近些年,情况才稍有所变。不仅有学者倾向于这样的看法,19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世纪最初10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更有学者强调,“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无疑的,将这两个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完善执法体制、确保法律实施,加强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党的领导,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素质。
《物权法》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行为模式和规则,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快实现执法理念的彻底更新。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努力建设一个透明、诚信、负责、理性的法治政府,这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秩序上发挥着重要职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详细介绍: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处理群众上访事件,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安全防空体制,完善人口流动管理,依法执政等。
本文介绍了沈阳市制度建设的历程,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的要求,在规范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防止权力滥用,科学构建了以改革审批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强化监督机制和完善责任体系为切人点的法治政府“四维”框架,进一步加快了建设法治政府步伐,为沈阳的建设和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文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如何使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在以效率价值为导向履行行政程序的同时,充分体现行政程序的公正价值和秩序价值作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中人的参与,权力保障,管理模式,权力与义务失衡等。
行政体制的滞后严重阻碍法治社会的建设,本文从行政体制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关系,对我国以往行政体制改革的反思,对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的体制,以推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做探讨。
本文结合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就当前增强政府诚信的问题略作探讨,以切实落实《决定》之要求,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