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南戏地域传播之多样性--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个案

来源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以来,随着地方剧种的崛起,宋元南戏得以在民间传播,留下宝贵的遗迹。过去学界多留意传播中对原典的继承,却往往忽略了传播之另一大面向,即不同地域之剧种,甚至是同一剧种之不同流派,都面临多样化选择与改编。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其与明代几大同题材传奇文本的比对,生动地诠释了南戏经历“明改本”再到地方本土化改编的历程,据此可推其闽南改本出现时间不晚于明万历初期,即十六世纪后半叶。同存于小梨园、下南二派的两本《吕蒙正》,有着泾渭分明的场口安排。这一现象有力地说明,南戏在特定地域的多样化传播,与剧种不同流派的表演风格和审美趣味息息相关。多面向的审美选择促成南戏传统在民间生生不息。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大神旭”傩舞是我国傩文化在闽台遗存的一种独特祭祀仪礼,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闽台“大神旭”傩仪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文化表达范式,有其迥异于其他地区傩舞的艺术特点;“大神旭”傩舞形态背后蕴涵着闽台文化区的舞蹈文化特质,具有维系民族文化认同、反映我国傩文化发展的世俗化趋势的文化价值。
蟳埔海神崇拜体现出泉州沿海民众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对祖先美好道德的崇敬和对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透露出民众追求快乐的狂欢心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达出泉州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蟳埔海神崇拜习俗也是极其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对泉州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和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推动新时代泉州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海丝旅游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对泉州民众的海神
金门是闽南文化的重镇之一,保有许多闽南文化的元素在,就宗教信仰来说,金门地区宫庙计有二百多处,单就祀奉天上圣母的宫庙共有10座,在金门妈祖的信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本文研究:金门处于海峡两岸中的一个枢纽,应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经由小三通妈祖信仰的交流,将有助于两岸文化的认同。每一座宫庙的牌楼、大门、拱柱或神龛都有楹联,从考察金门地区天上圣母庙宇所搜集的楹联做为文本,可发觉出每对楹联皆展现出不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