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术后改良体位排尿训练对排尿功能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排尿训练对DSA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1年3月~2011年5月在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行DSA患者76例,根据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前1d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平卧位床上排尿2~3次.实验组术前1d指导患者采用床头摇高20°,双足接触床尾板体位练习床上排尿,每日训练2~3次,达到患者感到排尿自然、顺利、舒适为止.比较两组术后排尿功能及生命体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FKBP51对Caspase-3及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坏死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4-VO)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TE组)、FKBP51反义寡核苷酸组(FKBP51ASODN组)和FKBP51错义寡核苷酸组(FKBP51MSODN组).
会议
目的:观察和评价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和绝骨对卒中大鼠的二级预防作用,探讨艾灸上述穴位的卒中二级预防机制.方法:将40只卒中易感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卒中大鼠病情稳定后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和绝骨.两组均以10周为观察周期.比较两组大鼠卒中再发情况和血压、血脂水平.
会议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下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及操作可行性.方法:8例因脑卒中致上肢或下肢肌痉挛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5例;年龄57.64±6.92岁;病程87.60±23.15d;肘屈曲痉挛4例;膝伸直痉挛4例.肘屈肌张力:MAS≥2级;膝伸肌张力:MAS≥2级:具有一定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40分.
会议
病例资料:女性,29岁,主因"突发言语不清,左下肢麻木无力1.5小时"入院.查体:Bp 110/77mmHg,双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听诊区未闻及血管杂音.神清,构音障碍,双眼可见水平+旋转眼震,左下肢肌力3级,余肢体肌力5级,双侧病理征(+).
会议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及弓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卒中病人中的分布规律、与颈动脉斑块及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这些斑块的检出对卒中分型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纳入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成都卒中登记中发病一月内的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如血管危险因素、TOAST分型结果等.
会议
目的:探讨脂蛋白磷脂酶A2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共收集了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50例,出血性脑卒中50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的体检者50例作为相关对照.
会议
目的:验证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和卒中复发预测工具一Ⅱ(SPI-Ⅱ)预测中国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效度.方法:在全国132家医院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比较了不同ESRS和SPI-Ⅱ危险分层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
会议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2年1月-2012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上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0ml 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分别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观察2组治疗后不
会议
目的:研究D-二聚体升高与老年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3年3月通过对住院脑梗死病人行D-二聚体检测.老年人界定年限为65岁以上.结果:发现D-二聚体升高与老年性脑梗死有直接关系.
会议
目的:评价多模式核磁共振成像在评价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对两例确诊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行多模式核磁共振成像.T1WI,T2WI,FLAIR,DWI,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MRV,PWI)的序列检查,评价将T1WI,T2WI,FLAIR,MRV常规序列与DWI,SWI,PWI功能成像序列相结合,探索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后脑实质水肿性质(DWI,FLAIR)、静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