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5年潍坊市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变化分析

来源 :山东气象学会2017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51-2015年潍坊市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月的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滑动t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潍坊市近65年来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潍坊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13.2mm,变化倾向率为-22.2mm/10a,减少趋势显著(通过了α=0.05显著性检验),年际分布不均,没有发现显著突变;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日降水量10mm以下的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日降水量≥0.1mm的日数减少最为显著,日降水量10mm以上的降水日数减少趋势不显著;各等级降水日数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日降水量150mm以下的降水日数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均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日降水量≥25.0mm日数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763.
其他文献
寒冷季节,风力小、温度低、湿度大(下面用风小、低温、高湿)天气出现时,风感应器冻住是台站常见现象.德州站通过在风感应器易冻结处擦拭钟表机油,有效减降低了冻结次数,且擦油前后资料变化不大,说明措施可用.对于主站风传感器冻住情况,若备份站正常时,正点2分钟、10分钟数据按有关规定处理;因多数台站主站与备份站风感应器安在同一铁塔上,通过对德州2016年1、4、7、10月逐日极值资料对比发现:主站与备份站
梳理台站在DZZ4型新型自动气象站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软件不完善问题和出现的一次通讯系统故障,总结台站对相关问题及故障的解决处理过程,希望对促进测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提高故障处理能力,掌握相关应急处理措施,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使业务人员对DSG1型降水现象仪有较全面的认识,介绍了DSG1型降水现象仪的工作原理、安装挂接的使用方法,阐述了该设备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及经常出现的协议异常和数据异常,并提出了对应故障处理方法,为今后台站应用DSG1型降水现象仪奠定基础.
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是现代气象观测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系统的组成,开发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的详细过程,着重介绍了信息库的建立、保障平台的开发过程及功能.新一代多普勒SA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平台以Web网页形式实现,可实时在线浏览及下载相关实用信息.
根据山东省省市气象宽带网存在的问题和业务需求,设计了基于MSTP技术的省市气象宽带网的架构,针对双线热备、负载分担等技术要求提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在综合分析了山东省现有业务系统架构和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后,本文提出了山东省气象基础设施资源池建设的解决方案.利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基础设施资源池.通过资源池管理平台,整合基础设施资源,并对业务系统发展进行规划,来更好的满足气象业务系统的需求.
区域站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多个供应商,设备存在着兼容性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使用单位造成中心站维护、应用复杂、数据分散、可靠性差、资源浪费等问题.利用华云升达(北京)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出版CAWSAnyWhere Server2013(以下简称统一版)区域自动站统一数据收集平台软件,将各厂家、各种类型观测站统一到本网络平台.为能够实现该平台的合理部署和可靠运行,本文在此统一版中心站基础上对各厂家
利用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提供的30多年的相关气象资料和农业局提供的玉米产量资料,对日照市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五年滑动平均预报法将玉米产量分离为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用SPSS软件对气象因子进行相关系数的分析,寻找气象产量与玉米产量的显著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1和0.05).在找到相关的气象因子之后,分别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法、GM(1,1)和GM(1,N)模型对玉米产量进行
PIM DM和PIM SM是组播技术的两种应用方式,通过介绍这两种方式在气象雷达图像实时显示中的应用,以及PIM DM向PIM SM转换的具体配置方法,为组播技术在气象雷达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利用遥感方法识别冬小麦越冬期起始日期,并基于关键发育期开展2017年黄淮海东部(山东)小麦冬前旺苗监测.基于MODIS-NDVI数据,判识某区域连续2侯停止生长(区域平均NDVI增量为0或较小数值)的第1侯为该区域小麦进入越冬期的起始日期.然后在关键发育期判识基础上,分析建立旺苗气候阈值,并据此开展2017年黄淮海东部小麦冬前旺苗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地面实测越冬起始日期与遥感识别日期偏差范围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