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颗粒溶素mRNA定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来源 :2007年全国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NLY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分析GNLY基因表达与急性乙肝发作及病程的关联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血浆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偷入新鲜冰冻血浆既补充了有活性的胆碱酯酶,替代了老化酶,在短时间内迅速使患者胆碱酯酶和活力升高(p<0.01)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又改善了患者因毒物作用、洗胃及大量补液而致血液中某些正常成分不足或缺乏状况,起到常规静脉营养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病情向恢复方向发展。
本文研究了血浆尾加压素Ⅱ、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UⅡ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起重要作用,NO增高在PH形成中起保护作用,血浆UⅡ水平可作为判断PH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本研究对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较好疗效。文章对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冠脉再通判断标准等进行了介绍。
本文对院前急救的体会进行了介绍。文章围绕转变传统的急救模式、掌握一定的救险技术、增强时间观念、救护车的装备、患者转运、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出诊纪录等环节进行了阐述。
本文对一家族性2型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案例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持续高血糖是基本化特征起病后若未得到有效治疗,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广泛的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导致双目失明肾功能衰竭,胶端坏疽心脑血管病变。
本文对32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重,传统氧疗和药物治疗对轻、中度病人可以有效,但对已经意识不清,呼吸明显变浅慢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疗效较差,及时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配合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控制心衰,挽回生命,降低死亡率。
本文对174例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戮膜损伤,出血患者中,轻壮年居多,半数以上的患者出血前无明显诱因,非留体类药物和酒精是已知的诱因中最常见的,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可以止血。
本文对纳洛酮治疗镇静催眠药中毒142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纳洛酮在帮助病人恢复正常呼吸及催醒方面,效果优于传统用药。纳洛酮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抢救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首选药物。
本研究采用免疫信息学的方法,利用数据库SYFPEITHI,从Ag85C的氨基酸序列中,筛选出可能与HLA-A * 0201结合的肽,进行化学合成.分析合成肽与HLA-A * 0201的结合力,筛选出结合力较强的肽,在体外刺激其特异性CDS+CTL细胞,并以ELISA检侧特异性T细胞产生的IFN-γ,时间分辨荧光法(DELIFA)检浏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反应及细胞毒性,逐步鉴定出Ag85C的HLA-A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介导的、一种复杂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它的发生是人体免疫系统把食入体内的某种食物当作有害物质,而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本文分析了85例亚健康儿童与食物不耐受过敏原(IgG)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