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近六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

来源 :第五届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所行3217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期疗效,介绍我们对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会和经验.方法:本组患者男2796例,女421例.年龄27-80岁,平均(58±9)岁,年龄≥60岁1448例(45﹪).患者多有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塞,40.78﹪,11.78﹪的患者同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500多例同时合并其他心脏器质性病变.心功能Ⅰ-Ⅳ级(2.4±0.8).左心室射血分数(EF)15-70﹪(56±11.4)﹪.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829例,非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83例.心肌保护均采用冷血含钾停跳液,经主动脉根部灌注2785例,经冠状静脉窦逆灌30例,正灌+逆灌14例.体外循环时间34-359分(119±39)分,主动脉阻断时间12-204分(77±24)分.搭桥数1-7支(平均3.5支)单支搭桥277例,2支搭桥364例,3支搭桥1020例(31.71﹪),4支搭桥或4支以上搭桥1549例(48.15﹪).搭桥材料:左乳内动脉2550例(79.27﹪),大隐静脉2632例(84.67﹪),桡动脉174例(5.41﹪).合并手术:室壁瘤切除300例,室壁瘤折叠44例,左室成形36例;瓣膜手术175例;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1例.急诊CABG151例.结果:3177例患者痊愈出院,心绞痛完全缓解,住院死亡40例,死亡率为1.24﹪.急诊CABG151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5.30﹪.非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83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0.78﹪.术后并发症:低心排27例(0.84﹪),主动脉球囊反搏14例,围术期心肌梗塞17例,脑部并发症14例,二次开胸止血21例.随访时间:5~40月,平均11.8月.96﹪的患者术后心绞痛消失,94﹪的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我国冠心病人就医晚,半数以上有心肌梗塞病史,病情重;合并其他心脏病变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冠状动脉血管条件差,明显增加了手术困难和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时机和方式,提高外科技术,注重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术期处理,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总体上是说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常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榕栓治疗和急诊介入治疗.其中在溶栓治疗中介绍了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与AMI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及安全、有效的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和新一代纤维酶激活剂;在介入治疗中详细描述了不进行溶栓治疗直接进行的直接PTCA、在溶栓治疗失败后进行的补救性PTCA、溶栓与PTCA联合应用及AMI时原发性支架置入术几种方法.最后强调溶栓治疗目前仍为首选.急诊PT
本文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干预政策的三个历时阶段作了详细的对照说明:60年前仅处于消极的干预水平,住院病死率达30%;60~90年代,有了专门的CCU管理,仍处于被动的干预水平,死亡率仍高达15﹪;进入90年代,干预从消极转为积极,由被动转为主动,开通了"罪犯血管"预防MI,病死率降至5﹪以下.并且对AMI的干预模式(传统和现代)作了详细的对比介绍,最后指出ACS的五环服务系统:病人呼叫
本文介绍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卒中的关系,指出目前尚未完全了解高Hcy是脑卒中的致病原因.详细说明了影响Hcy水平的因素,认为维生素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有可能使Hcy水平降低,但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与Hcy水平及脑卒中关系仍存争议.然后对Hcy毒性作用的机制作了具体描述,指出O介导的NO清除可能是Hcy升高者易患脑卒中中的机制之一;其次Hcy对血管内皮及平滑肌功能的影
本文首先概括说明了随年龄增长,非瓣膜病房颤(NVAF)开门见山死率正逐年增加.然后介绍了NVAF卒中的抗血栓治疗、抗凝治疗及抗血小板泻疗方法,并且说明了在NVAF治疗中口服凝血酶拮抗剂(XMG)比华法林效果好,另外需在转复AF前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最后描述了在临床WF中几个实用问题:华法林的剂量、NVAF卒中或血栓栓塞中的危险因素及阿司匹林剂量等等.
本文从代谢综合症(MS)的定义和治疗出发得出.MS的病痕是由于胰岛素抵抗(IR)还是肥胖尚有争议,并由高血压大鼠实验研究证实CD基因突变可致IR.然后列出了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组第三次报告(ATPⅢ)中提出的临床命名MS的五大特征,并引起广泛争议,从而汇总出最近可找到的各家有关MS的定义.进而ATPⅢ专家组就MS特征给出了详细的证据说明.然后介绍了MS的治疗情况.另外本文还从胰岛素的两大生物效应
胸腺瘤是指发生于胸腺上皮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本文就近十年来胸腺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学研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做了综述.
本文以肺癌外科、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普胸微创外微、肺减容术、肺移植、良性食管疾病外科、气管外科为例阐述了我国普通外科的进展与现状,并对我国普通外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分析,如机器人外科、组织工程学应用、循证医学等等.
自1995年Cooper医师再次将肺减容手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来,肺气肿的外科治疗便多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胸外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和机遇.几年来,肺减容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等都日趋成熟和规范,中远期疗效的报道也积累了很多.我国肺减容手术开展较早,但由于认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即不规范亦
本文简要介绍了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的概念、原理和FDG-PET检查肿瘤的步骤、方法,重点讨论了FDG-PET在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和FDG-PET检的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项高新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移植水平的客观依据之一.本课题是在培养一支能完成心脏移植这一系统工程的技术骨干队伍的基础上,经过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应用.同样,对临床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心脏移植中的关键性问题,包括供心缺血性损害的预防与保护,移植方法的改进与评估,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与防治,移植心脏冠状血管病变对远期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