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灸补泻两种操作方法的穴位温度-时间曲线测定

来源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jbj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和灸补泻两种操作方法的穴位温度-时间曲线特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在校学生30名,在左侧内关穴施行温和灸补法、在右侧内关穴施行温和灸泻法.采用数字式测温仪自动记录施灸时穴位皮肤表面温度,记录穴位皮肤温度-时间曲线.结果:温和灸内关穴时,补法与泻法的温度-时间曲线的升温段有统计学差异(P<0.01),泻法的温度-时间曲线的升温段明显较补法陡峭;在施灸的0.5-3 min这段时间内,泻法施灸时的内关穴温度均显著高于补法(P<0.01);泻法施灸时,内关穴温度上升至40℃的时间比补法显著提前(P<0.05);泻法时受试者出现灼痛感比率显著高于补法(P<0.001).结论:与补法相比,温和灸泻法施灸时穴位温度升高较快,能在短时间内对穴区产生明显的热刺激;补法施灸时穴位温度上升和缓,可以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蜂针对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的影响,探究不同蜂针剂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单蜂1min组、双蜂1min组、三蜂1min组、单蜂30s组.观察各组足趾容积以及缩足反应,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IFN-γ、CK、ALT、AST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艾灸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采用力竭游泳加剥夺睡眠方法复制CFS模型大鼠模型,艾灸组予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和血清的CK、ALT、AST水平不同;采用ELISA法比较
目的:1.观察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的影响;2.观察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所致失眠大鼠模型下丘脑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及治疗效果,从而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最佳治疗间隔时间,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间隔时间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测定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的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分别以6h、12h、2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索电针治疗对突触可塑性影响的保护机制.方法:取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三大组,三组大鼠根据治疗时间(3d、7d、14d)共分为9个亚组.采用Longer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使用Bederson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经透射电镜观察脑梗死大鼠脑梗死灶边缘皮层区突触超微结构.结果:电针组与
选取肝郁兼证失眠3例,讲述针灸治疗肝郁兼下焦湿热、阴虚阳亢、心脾两虚的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电针任督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应激-损伤-修复相关信号的影响.方法:将19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督脉组和任督脉组,每组再进一步分为12h、24h、48h、72h、96h和144h各6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外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TNF-α,IL-8,IL-10及β-EP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用ELISA法测定前列腺组织匀浆TNF-α,IL-8,IL-10,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IL-8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β-EP的含量低于正常组(P<0.01)
目的:探讨青少年和成人特应性皮炎的外周血总IgE和T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荧光酶联免疫法对38位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总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心脾积热型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最高,与心火脾虚型及脾虚湿蕴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蕴型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最低,与心脾积热型及心火脾虚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观察电针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搔抓行为、脊髓强啡肽(DYN)的影响,探讨电针止慢性痒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雌性BALB/c小鼠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内关组和曲池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建立ACD小鼠模型.电针组在实验第5天开始分别给予电针内关、曲池穴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观察小鼠搔抓次数,并运用Wester
目的:探讨蜂毒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TrkA、TRPV1疼痛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蜂毒组(BV,3mg/ml).采用Wistar雄性成年大鼠,Collagen Ⅱ+IFA 0.2ml造模.BV组于造模14d后开始给药,直至21d;记录每组足跖厚度、痛阈和肿胀关节评分,背根神经节采用IHC观察病理切片TRPV1的表达和western boltting观察TrkA的表达,评价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