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心理应激障碍分析

来源 :第七届(广州)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年会暨首届全国急救与灾难救援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7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发生一起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事件(简称6.7中毒事件),先后有69人中毒,怀化市二医院收治35例,有9例患者出现严重心理应激障碍,其治疗与康复都很棘手。 本文对35例中毒患者基本情况与救治过程进行了简单回顾,介绍了9例中毒患者心理应激障碍情况,分析了9例中毒患者心理应激障碍形成原因,提出心理应激机制与干预策略。
其他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已成为全球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与健康的重要问题,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全世界约有3.5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我国是HBV感染高发流行区,慢性HBV感染者约1.2~2.4亿。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其基因组全长约3.2Kb,为部分单链的双股环状D
HBV基因分型能准确地反映原型病毒株之间的自然异质性。有许多研究表明,HBV基因型呈地理区域性分布,不同基因型致病性不同,因此,HBV基因分型对于HBV的基础研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治过程中出现的基因变异、对抗病毒治疗反应和病情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为了世居藏族HB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对78例世居藏族患者的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及乙肝病毒DNA定量进行了检测,并结合各辅助
肝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异常已经被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除了传统的凝血功能筛选实验依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目前越来越多报告显示,很多新的凝血指标可以早期、特异、敏感的为肝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帮助。虽然国内外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指标做了一定的报道,但是,对于凝血新旧指标联合检测对各型不同肝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价值评估,以及严重肝病并发DIC的实验室诊断等研究报道还不多见。本文的课题就
重型肝炎、肝硬化在我国是常见病,但由于其病情危重,而目前又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最终的解决需要做肝移植,但由于肝移植来源因难,免疫排拆反应及经费高,在众多的患者中也只有少数人得以治疗,所以目前病死率仍很高。本研究设计由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通过血清学、肝组织病理等指标变化及异性干细胞移殖原位杂交实验来分析干细胞动员剂一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肝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
众所周知,我国结核病疫情多年来呈回升趋势。自2004年以来,肺结核在我国传染病疫情排行榜上始终位居榜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虽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各地情况差异很大,但它的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结核病疫情的回升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免疫功能缺陷者人数的增加。如。HIV感染者、AIDS患者、吸毒者的增多:各种器官移植手术的大量开展,使得术后服用抗排异药物者明显增多;风湿性疾病患者数量增加,他们长期、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发,由意外事件导致的严重创伤引发的心脏骤停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素导致的创伤性心脏骤停常见于颅脑损伤、胸部伤、腹部创伤、脊柱和脊髓损伤、严重四肢创伤、多发伤与复合伤,创伤引发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低。本文介绍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经隔肌下拾挤心肺复苏术以及骨髓腔输注心肺复苏术等提高创伤后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人道救援医学、灾难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定义,阐述了世界上主要的组织,介绍了国际人道主义医学学会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国内外大的自然灾害救援中,总会看到一支穿着橘红色衣服、系着“红十字”袖标的队伍,他们或是穿巡在地震现场的废墟之上。或是奔走于山旁路边的救难所之中,或是包扎换药,或是消毒防疫。这就是由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本文介绍了灾害救援中的卫勤艺术,分析了救援队伍状况。
老山医疗志愿者团由北京13家医疗单位90名队员组成,针对运行伤病、意外事件、猝死等制定了救治方案。为做好场馆各类医疗救护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工作中时效性要求出发,制定的场地自行车、小轮车、山地自行车医疗救护的“白金十分钟救护流程”指导场馆开展救护工作。在急救技术中,把心肺复苏当作应对意外猝死最重要的技术进行积极配合和训练。本文介绍了一例外籍教练的白金十分钟现场急救过程。
2003年SARS的全球暴发流行。无论是疾病本身的传染性、传播范围、医务人员、政府,还是公共的关注度,是近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通过SARS这一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几年来发生的几种烈性传染病如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当前正在流行的H1N1甲型流感,均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充分关注和妥善处理。本文对SARS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回顾,对特定SARS案例进行了分析,浅谈了通过SARS对突发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