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2013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技术,成为现代胆胰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性ERCP技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具有可重复性等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2035例经ERCP诊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至少禁食6小时,检查前半小时肌肉注射山莨菪碱针1mg和杜冷丁针50mg,术前10分钟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应用日本OLYMPUS十二指肠镜、德国ERBE内镜专用高频电刀及各类内镜诊疗相关器械。病人取俯卧位,头转向右侧,常规监护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内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后拉直镜身,将大乳头调整至视野中央偏右,用切开刀或造影导管行选择性胆管插管,确认导丝进入胆管后再深插管,抽吸胆汁后注人适量25%复方泛影葡胺逐步显影胆管,明确胆管病变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如术前考虑胰腺病变可行胆胰管双造影。对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并予以网篮或球囊取石,术后常规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行EST和胆道取石术,常规行ENBD,少数病情严重者先行EST和ENBD,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胆道取石;急性重症型胆管炎(ACST)患者均先行ENBD,视病情决定是否同时进行取石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按病情选择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或ENBD;胆管及乳头良性狭窄行胆管扩张、多支架支撑引流或EST;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ERCP检查后根据结果予以相应治疗;胆道蛔虫症患者予以行EST或EPBD后取虫治疗,少数活体成虫嵌顿于乳头时可用网篮套取虫体后拉出,常规行ENBD;慢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其胰管狭窄情况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或胰管扩张,并行胰管内支架置入术(ERPD),伴有胰管结石者行胰管取石术;医源性胆管损伤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ENBD,ERBD。ERCP术后禁食,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按病情选用抗生素及止血药,常规补液、对症、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监测血尿淀粉酶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其优点逐渐认识。腹腔镜肝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相比,优势明显,但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常规在CO2气腹下进行,CO2气腹不良反应局限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发展。为避免CO2气腹不良反应,扩大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症,我院创用经穿刺孔皮管腹壁提拉技术开展免气腹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取得成功。从我院实践来看,经穿刺孔皮管腹壁提拉技术能达到良好的术野暴露,并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尤
Splenic artery aneurysm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visceral aneurysms, and those patients often present no symptoms;however, when rupture occurs, it may be a catastrophic event.Although most of them c
会议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副肝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科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术后发现合并副肝管病例的资料:其中7例LC术中发现副肝管,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例,Ⅳ型1例,1例术后迟发性胆漏,再次行腹腔镜探查诊实为Ⅰ型副肝管损伤.结果:3例Ⅰ型术中发现副肝管直接使用Hem-o-lok夹闭或Prolene线缝合,1例迟发性胆漏术后再次行腹腔镜探查予P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术式,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熟方法,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围手术期EST就成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合理的微创治疗术式。LC与围手术期EST的联合方式有术前EST、术后EST以及术中EST三种术式。术前EST是现阶段临床中最常选用的术式,其特点是通过术前ERCP明确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并经EST取石,清除胆总管结石,把复杂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简化
目的:探讨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2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64例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平均102 min(90-160 min),8例(其中Mirizzi综合征4例.胆囊三角区"冰冻状"粘连2例,出血2例)中转开腹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等多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技术优势.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LC)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结果:有两组病例,其中LCBDE+LC组302例,本组行T管引流患者术后胆道残余结石3例,后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治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12月11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施行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息肉)即时缝合术11例均成功,无胆漏、无残余结石、无腹腔出血、无中转开腹.手术历时30-110 min,平均约74min.术后住院3-7d.术后经6个月-5年半的随访有一例复发.结论:只要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发生胆漏,有一部分为Luschka胆管(以下称迷走胆管)损伤造成.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有关迷走胆管损伤的报告增多.分离胆囊床时如出现条索状物,应“钛夹”夹闭,然后切断。分离胆囊时应尽量靠近胆囊。迷走胆管的管径多数很细,且多位于胆囊床中央或胆囊浆膜返折处,在胆囊切除时常因粘连或分离过深而遭损伤,所以剥离胆囊时应紧贴胆囊壁进行,避免过深剥离,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损伤迷走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前内镜括约肌切开术(LC+EST)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疾病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首次治疗方案分为LC+EST(30例)和LC+LCBDE(38例)两组,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并发症率、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两组在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开腹手术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自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等微创外科技术开展后,治疗方法有了多种的选择,2000年后,微创外科成为我院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现选取我院自2005.1~2012.5年微创方法治疗1023例胆总管结石作一对比研究,其中EST745例(LC+EST319例、单行EST426例),LCBD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