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cur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缺血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1.0 g/kg灌胃bid)和MK-801组(给予0.5 mg/kg·d腹腔注射)4组。药物分别按上述剂量在造模完成后给予,连续3天。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2 h再灌注72 h。观察再灌注72 h后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IL-6和TGF-β1蛋白的表达。
  结果:104只SD大鼠最后进入实验结果分析,再灌注72 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缺血对照组为(3.4±0.5),明显高于通心络组(2.1±0.5)、MK-801组(2.6±0.6)(P<0.05)。脑梗死体积缺血对照组为(207±26)mm3,明显大于MK-801组(181±22)mm3和通心络组为(130±20)mm3(P<0.05)。通心络组与MK-801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的含量以通心络组为最高(0.172±0.002),与MK-801组(0.122±0.003)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心络组的TGF-β1含量(0.53±0.07),与缺血对照组(0.28±0.05)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心络组和MK-801组相比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心络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上调IL-6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中DsM.IV轴I精神障碍和其他物质使用障碍的终身患病情况。  方法:湖南省三家戒毒机构样本的横截面调查,调查对象为100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被试者的一般资料;采用《DSM-Ⅳ一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调查被试者的DSM-Ⅳ轴I障碍的终身患病诊断。  结果:在海洛因依赖者中,心境障碍是最常见的DSM-IV轴I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为
目的:评估通过在戒毒机构和社区层面间建立有效的“无缝连接”机制的社区社会心理综合干预方法对改善社区康复海洛因依赖者心理社会功能、降低了复吸及毒品相关问题,探索适合我国社区康复海洛因依赖者的综合康复模式。  方法:采用成瘾行为严重度指数表(AS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量表对进行了2年的社会心理综合干预的210例社区康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操守率、社会、心理功能的对照分析。  结果:社会心理综合
目的:探讨影响海洛因依赖者共患心境障碍的社会心理、药物使用特征相关因素。  方法:调查对象为100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收集被试者的一般资料;采用《DSM-Ⅳ-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调查被试者的DSM.Ⅳ轴I障碍的终身诊断。将100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根据是否终身患有心境障碍分为共患心境障碍组和不共患心境障碍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找出影响共患心境障碍相关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其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是癌组织的浸润、转移。因此了解与胃癌浸润转移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早期干预,对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NA干扰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方法,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细胞内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从而沉默靶基因的表达。随着RNA干
囊性肾瘤(cystic nephroma CN)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病因不明,一般单侧发病,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常发生于婴幼儿及35岁以上成人,本文通过一例囊性肾瘤的诊断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病因学及与其它几种发生于肾脏的囊性肿瘤及病变进行鉴别。
胃癌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第二大肿瘤,通常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到了晚期,此时化疗效果并不明显。在胃癌中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基因的高表达为我们治疗胃癌提供了一个靶向治疗的靶点,但有关该基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CerbB-2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结果报道不一,CerbB-2与P53表达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erbB-2、P53在胃癌
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整理,探寻血脉与脉络学说形成发展的历史发展轨迹,是系统建立脉络学说的必要前提。本文按朝代对血脉与脉络理论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远古人类对血、脉已有了初步认识;首提。脉络”概念,以“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血脉相传,壅塞不通”论析脉络病变病机传变规律,设专篇论述胸痹、心悸、心水、中风等脉络病变,奠定了脉络学说临床证治基础;两晋、隋唐、宋金元时期历代医家对血脉(络)生理病理均有
目的:观察络气虚滞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相关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运用复杂系统分析方法分析血管内皮功能与NEI网络相关因子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通心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  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放免及化学方法检测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血浆肾素活性(PBA)、血管紧张素II(An
目的:探讨缺氧气虚大鼠NEI网络共同化学信号分子变化规律及通心络(超微粉碎)的干预影响。  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气虚模型组、通心络组。每组15只。前两组大鼠按10ml/kg给予CMC-Na灌胃,1次/d;通心络组大鼠按10 ml/kg给予通心络(超微粉碎,1.2 g生药/kg)灌胃,1次/d;气虚模型组与通心络组大鼠灌胃后置于常压低氧舱内,每天7 h,每周6
目的:评价冠脉再通前2 h给予不同剂量通心络对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微血管结构完整和无再流变化的疗效。  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分成假手术组、AMI对照组、通心络治疗组:小剂量(0.1 g/kg)、中剂量(0.2 g/kg)和大剂量(0.4g/kg),每组8只。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1.5 h,再灌注3 h建立AMI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各通心络治疗组于AMI缺血再灌注前2 h行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