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太冲穴行青龙摆尾手法以疏肝解郁的临床初探

来源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e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对胃痛患者的针刺治疗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临床现象,该临床观察激发了作者对于肝郁的针刺治疗和针刺手法的思考.作者后来总结出针刺太冲穴行青龙摆尾手法以疏肝解郁的方法,应用在一些肝郁患者的治疗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记录了针刺过程的临床观察并做了一些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广西区属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运行效率,为提高大型医用设备运行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选择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广西18家区属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广西18家区属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是0.594、0.711、0.831,其中3家医院大型医用设备(16.67%)为DEA有效,3家医院大型医用设备(16.67%)为D
微信作为一款备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程度逐步加深.丰富了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多种限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显著.因此对微信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完善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提出了参考建议.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及其团队精研《伤寒杂病论》,创新性地提出中医“人-症-病-证”的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该体系作为中医药治病的指导原则,大大提高了治病疗效及治病效率,本文通过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为例,浅析该体系在针灸临床上的意义及指导作用.
中医学对肛肠疾病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山海经》中已经提出了“痔”、“瘘”的病名并沿用至今.《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为痔”这是现存古籍中最早对痔的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医肛肠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全国名老中医,其中尤其以黄济川先生最具有代表性.黄济川先生的代表著作《痔瘘治疗法》于1955年正式出版,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中医痔瘘疗法的遗产,详
变应性鼻炎以鼻痒、喷嚏、水样涕、鼻塞为主症,根据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鼻鼽”的范畴,其日益增长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已成为各国医疗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及“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治未病”指导治疗本病的理念和特色进行分析归纳,突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以期望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微课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其名称很好的概括了微课具有微型化、视频化与网络化三大特点.通过对已有的经验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不难发现微课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医学教育中传统授课模式难以解决的课堂教学案例多,知识体系抽象枯燥难懂等问题.现阶段微课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但可以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发展业态.医院管理日益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当下,"互联网+"势必将在医院管理乃至医改的整体进程中发挥更关键作用.就"互联网+"健康中国背景下,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作者认真理解《黄帝内经》的解剖理念,从“内视”其“神”和“外视”其“形”的方法入手,把其中的解剖学归纳为“外视解剖学”和“内视解剖学”,总结出该书“内视”和“外视”的结合,达到功能与形体统一,即所谓“形神相俱”一种至高境界的解剖学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heart disease,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由于功能性的改变或器质性的病变引发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最终导致心肌损害的一种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先进而有效的手段,在近
本文从阴阳的特性及消长变化特征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与阴阳的密切关系,探析阴阳理论对治未病临床运用的指导,阐明阴阳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具体应用应立足于顺应自然变化,应以病邪及人体阴阳特性为基础,应以疾病传变规律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