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记忆对文学史的挑战(1)--论《懵懂集》

来源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中,1976-1977年无疑是一个特殊时期,被视为文学史分水岭也顺理成章,标志"伤痕文学"之发轫的《班主任》无疑是这一分水岭重要基石之一.然而在《班主任》之前,刘心武已是文坛青年,不仅有数量不菲的作品发表,甚或还算得上崭露头角.2012年出版的《刘心武文存》中,第39卷题为《懵懂集》,就收录了作家在1979年之前的创作,涵盖已经发表与未发表的所有作品.有评论指出,《懵懂集》原本完全可以不出版,作家也可以"对于自己在文革后期的写作史守口如瓶,精心守护自己新时期文学中的话语英雄的形象",作家却勇敢地揭开自己曾经的、甚至并不那么美好的一面.此言不虚.然而,《懵懂集》绝不仅仅标示一次作家自我反思的当代实践,而且更可能是反思文学史写作、开启文学记忆域研究的一个契机.
其他文献
"文学经典"是一个舶来的概念,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时代,文学经典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开放性话题.对于文学经典的解释不应该是封闭的、一元的和永恒不变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多元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
国内学界先后于1993年和2009年掀起两次盖茨研究热潮,且同时期的其他黑人研究均将盖氏理论视为重要参照系.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盖茨突破了受制于白人文论霸权的视角,重新组织了
建构中国话语的文艺理论的论题早已有之,从王国维开始至今,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至少有百年历史,但为什么在近两年内这个话题不仅一二再,再二三的重提,而且学术界聚焦的如火如荼?
朱谦之在美学上的成就与建树与其哲学观息息相关,其中最为典型的体现就是他"无元哲学"中的"直觉"思想、"唯情论"哲学中的"真情之流"思想为其美学思想提供了最为原初的、最为
域外中国形象研究是当下中国人文学界的学术热点之一.周宁一系列具有学术分量的成果的发表,标志着跨文化形象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与此同时,这个高度似乎正在
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发展既有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理论的内在动因,也肇因于改革开放背景下外国文化、艺术和理论的引进、传播和影响.仅就外来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言,西方现
文学话语研究与以往的文学语言研究不同,从研究对象看,文学语言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属于所谓"文学内部研究"的范畴;而文学话语研究主要研究文学交际活动中各交际主体
中国文艺理论自19世纪末期以来经历从启蒙、革命到先锋的文论路线,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时期文论的兴起,西方文艺理论的大量涌进引发文论"失语症"的时代焦虑,推动中国文艺理论
在当前反本质主义论争的背景之下,"什么是本质"成了文艺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不同于建构主义和关系主义,间性主义认为,任何文学本质论尽管都是特定历史语境中的话语建构,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