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传承文化 弘扬法治

来源 :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w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2003年10月18日-20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先生去世90周年,中国政法大学与浙江省湖州市共同举办了“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研讨会”,会议在沈家本先生的故乡——美丽的城市湖州市召开。来自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专家、学者约1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其他文献
《汉律摭遗》是清末大法学家沈家本(1840-1913)潜心著述的一部扛鼎之作,成书在他的晚年,于1912年刊行。在《汉律摭遗》自序中他说:“《唐律》之承用《汉律》者不可枚举。”认为
会议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金瓶梅》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郑振铎评论道:“表现真实的中国的形形色色,舍金瓶梅恐怕找不到更重
会议
自战国时期李悝编纂《法经》、商鞅“改法为律”以来,律令制的法律体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存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以律、令为核心,以科、格、式等法律形式为补充的律令制
会议
在向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处于对男性的屈从地位,男性统治和压迫女性完全是天经地义。因而,中国古代女性的从属法律地位,早已盖棺论定。 本文从中国古代法律涉及父
会议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别号寄簃,清代湖州归安人,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1840年8月19日生于湖州城南编箕巷口沈家祖居,1913年6月9日在北京去世,后归葬在湖州妙喜(现妙西)渡善桥,现
沈家本先生不仅是蜚声中外的法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藏书家。民国二年(1913年)约在四月,他亲手编订整理的《枕碧楼丛书》终于完稿,其在《自序》中论述刊书原因时讲到:  天下之物,以有用于世为贵。……今夫书,物之至贵者也;藏书,又名之至贵者也。挟至贵之名,储至贵之物,天下称之。而其病则有二焉。一失之贪多。贪多则鉴别不精,真伪杂糅。……一失之固秘。固秘则孤本旧钞视为希有什袭,惟恐有失,不以示人;即或著诸目
五十年前,我因家道中落,从东城迁往南城寄居在外祖母家中,那是在宣武门外校场口一带,算是老北京内城之外而又外城之内的所在。那时候北京楼房很少,宣武门外只有三座楼房,其一为京剧
2010年是深入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广电在宣传、安全播出、公共服务、内容创作、电影发展、新媒体打造、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1840-1913)是湖州人,那么他湖州的祖居和故居又在何处呢?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特拟此短文。
本文为“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开幕词。文章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历史学家们更有责任采取主动措施来加强相互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