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iopogonin D: A New Herbal Agent Against Osteoporosis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xcessiv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 Ophiopogonin D (OP-D), isol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agent Radix Ophiopogon japonicus, is a potent anti-oxidative agent.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对6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5例,女性4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 (56.8±9.5) 岁.31例患者采用ROI-C作为内植物(ROI-C组),34例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作为内植物(钛板组).
目的 :通过对11例合并周围神经卡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临床疗效分析,研究双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收治同时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周围神经卡压的病例中选出 11例患者,诊断标准为:(1)颈椎MRI显示神经根在椎管内受压的证据(即有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后纵韧带骨化
研究背景及目的 :椎弓根螺钉PEEK棒和钛合金棒固定的脊柱稳定性的研究已有报道。对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脊柱内固定,抵抗腰椎滑脱的剪切稳定性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尤其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体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剪切稳定性尚未有研究报道。在我们已建立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的目的 是分析椎弓根螺钉PEEK棒与钛棒固定的剪切稳定性,确定棒的刚度对椎弓根螺钉固定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肌腱移位术治疗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为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其中男6例,女4例(10足),均为单侧。按照Dimeglio评分分级法对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程度进行评分,其中Ⅱ型7例,Ⅲ型3例,年龄5岁7个月~12岁9个月,平均8岁7个月。应用胫前肌腱移位的方法8例,应用胫后肌腱移位的方法2例
目的 :总结报告学龄儿童肱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方法. 方法:病例1、男,13岁;病例2、男,14岁.病例1、五年前因患脓毒败血症,高烧,最高体温39.6℃,左肱骨疼痛,假性麻痹,肿胀,诊断为左肱骨血源性骨髓炎,入院时血化验:白细胞计数10000,血沉8mm/h,CRP(-).X示左肱骨血源性骨髓炎、病理骨折,骨缺损6cm.病例2、五年前因患脓毒败血症,致左肱骨血源性骨髓炎,先后经过三次病灶清除,最
目的 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自然史对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2011年8月~2013年12月共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25人,女11人,平均年龄49.31岁,年龄范围30岁~77岁),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B两组,A组18例术前病情严重程度属于Ⅰ~Ⅳ型,即起病轻者,B组18例术前病情严重程度属于Ⅴ型,即起病重者,比
目的 :报道Ilizarov法股骨骨延长中,延长段骨生长缓慢的治疗对策 方法:患者,女,56岁,左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行钢板内固定,术后反复感染,细菌培养MRSA.从受伤到入我院6年间先后7次手术,3次放置骨水泥5天,骨水泥长10cm,仍流脓不止.入我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清除、取出骨水泥块,经骨断端清除髓腔内炎性肉芽组织,放置川嶌式持续洗净管,每日冲洗量3000ml,每500ml生理盐水内
目的 通过对前路压迫严重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椎管成形术疗效的分析,探讨椎管成形术在该病治疗及预后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2011年11月~2015年1月共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36人,女6人,平均年龄57.74岁,年龄范围37岁~77岁),按术前、术后划分为A组和B组,比较A、B两组病例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椎管平均扩大率的变化.所选病例都常规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创伤骨科闭合性足踝骨折围手术期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室在2015年1—6月收治的160例闭合足踝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按快速康复(FTS)理念制定的标准化围手术期管理方案,首要结局指标为患者平均住院日,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卧床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功能锻炼耐受时间、住院费用
目的 系统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放置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两名评价员完成计算机检索,包括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Highwire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中国万方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