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未固结孔隙介质声频散和衰减特性

来源 :2010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Biot流、喷射流以及散射机制研究出发,考察了声波在海底沉积物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声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ZnTiO3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关系,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ZnTiO3粉末,通过XRD,UV-Vis吸收光谱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对光的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以腐殖酸为模拟降解物考察了在紫外光(λ=365nm)照射下ZnTiO3的光催化性能:并运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对ZnTiO3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分析,初步探讨了ZnTiO3对腐殖酸具有良好光催化降解活性
采用溶剂热法在ITO导电玻璃基底上成功地原位制备出了由纳米薄片(20~30nm厚)组成的网状ZnIn2S4三元化合物光电薄膜材料,网状薄膜材料的孔隙度在100~400nm之间。制备的薄膜材料的吸收边在520 nm,由此推算出其带隙能为2.57eV。
在不引入碳源的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C掺杂的锐钛矿TiO2纳米粒子,样品表现出高效的紫外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激发下降解甲基橙染料仅需要4分钟,降解速率是商品P25的11倍。利用表面光电压(SPS)和瞬态光伏(TPV)技术研究C掺杂TiO2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荷的产生和传输机制,结果表明间隙C原子诱导出一些定域的占据态,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程度,并有效抑制其复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样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TNTs)阵列作为阳极,Ti网为阴极,以柠檬酸为空穴捕获剂在酸性条件下紫外光高效光电催化还原Cr(VI)。短纳米管(S-TNTs)相比长纳米管(L-TNTs)表现出更好的光电协同催化降解Cr(VI)效果。Xr(VI)经由中间产物Cr(V),最终完全转化为无毒的Cr(Ⅲ)。
本文报道一种大孔径(>4 nm)、高比表面积(>120 m2/g)、两维六方结构、Ti1.4Si0.6O4(摩尔组成)复合介孔材料光催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该复合介孔光催化剂由锐钛矿TiO2纳米晶粒与无定形SiO2纳米颗粒组成,TiO2与SiO2在骨架内相互连接、相间共存,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介孔骨架结构,为耦合的吸附与光催化氧化的协同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材料.SiO2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可将罗丹明B
声化学的主动力是空化,而最终的、直接的转换目标是产生大量的、强“活性”的空化气泡。因此,对于大流量的液体的处理,使用流体动力式空化发生器引起了众多声化学应用研究者的考虑。臭氧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并对有机染料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将水力空化与臭氧联合,不但可以减少臭氧的使用量,避免臭氧浪费,而且能够获得更好的降解效果。本文探讨臭氧、臭氧与水力空化联合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
2002 年,Taleyarkha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称利用14MeV中子入射到氘代丙酮混合溶液中形成半径为10-100nm的空化核,在幅值为10atm声场作用下空化,在空泡内发生了氘氘聚变反应,检测到了少量的氚和2.45MeV的出射中子。关于氚含量和14MeV入射中子经慢化可能会产生2.45MeV中子背景的争论持续很久,后来该课题组在2004年、2006年又相继发表文章继续提供声空化核聚
声波测井仪器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是换能器,且一般是压电式换能器。传统的圆管状压电换能器在软地层中无法测量到地层横波信息。为了适应疏松或软地层的声波测量情况,发展了利用偶极子声源在井孔中激励弯曲振动以实现直接横波测井的方法。声波测井激励信号多采用脉冲信号,且脉宽对换能器的发射功率影响极大。本文采用ANSYS软件分析不同脉宽窄方波电压信号激励下压电弯曲振子在空气中的脉冲响应。
压电材料在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近来压电材料被应用到声子晶体等新兴领域。声波在压电材料内传播的基本行为已经有了深入讨论。然而压电材料与周围介质间声波的传播影响还没有被深入研究。本文讨论外部电压通过压电材料对声波的影响,及其反作用。
声波测井是现代测井方法研究中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当今复杂条件油气勘探、开发需求的推动下,声波测井理论及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声系结构也从最初简单的单发双收发展为阵列化的多发多收,如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MPAL)有一个单极激励站、两个相互垂直的偶极激励站、一个四极子激励站和8个由4片换能器组成的接收站。单极、偶极和四极等不同的工作模式对组合换能器阵列元件的一致提出较高的要求。声波测井仪器要在井下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