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cDNA克隆及mRNA表达量分析

来源 :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是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发现的与对虾卵黄发生相关的基因.本实验利用cDNA 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NASP),NASP 基因cDNA全长2258bp,其中开放阅读2019bp,编码673 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4.18KDa.
其他文献
凤鲚(Coilia mystus)是溯河洄游鱼类,我国黄渤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其中长江口分布最多,是长江口重要鱼类之一,是长江口传统五大渔汛中目前唯一仍有一定产量的种类。为评估凤鲚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的变化趋势,分析了2014 年4 月至11 月采自长江口的624 尾凤鲚样本。结果显示凤鲚繁殖群体由1—4 龄组成。
胆固醇在线粒体和内质网中经过一系列的酶和蛋白转化为睾酮.类固醇合成调控蛋白(StAR)和3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3βHSD)是类固醇合成的限速步骤.斜带石斑鱼3βHSD1 包含ORF 区1125bp,编码374aa.StAR 包含ORF 区861bp,共编码286aa.运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检测在不同组织中3βHSD1 和StAR 的分布.
本文总结了全雄黄颡鱼病害的原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病害防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应用AB-PAS 染色法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豹纹鳃棘鲈的消化道粘液细胞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显示:豹纹鳃棘鲈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的粘液细胞密度和类型均有差异。豹纹鳃棘鲈消化道粘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中,食道粘液细胞以Ⅲ型为主;胃以Ⅰ型为主;幽门盲囊和小肠以Ⅲ型为主;直肠以Ⅲ型和Ⅳ型为主。
本研究通过提取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肾脏组织的总RNA,利用RT-PCR 技术扩增得到了白介素(interleukin)15(IL15)基因序列.将IL15 成熟肽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重组子)PET-32a-IL15.将其重组子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获得了重组表达IL15 的基因工程菌.经IPTG
参照已报道的鱼类线粒体基因序列设计了19 对PCR 引物,扩增产物送测序,所得序列拼接后,获得全长为16 584bp 的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共有37 个基因(22个tRNA 基因,2 个rRNA 基因、和13 个疏水蛋白质编码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 区)。
本实验选用海带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了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海带对特定环境条件反应存在的差异。以三个特定生长阶段的海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特定生长率、叶绿素含量、CN 含量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其在不同N 元素营养状态下的生长特征和N 元素对海带高温耐受性的影响。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是一种用镧系元素粒子螯合物作为示踪物的分析方法,该螯合物荧光寿命长,通过时间分辨方式可与本底荧光相区分,可有效消除背景荧光的干扰。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原子核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进行材料加工以及创制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本实验将TRFIA 与纳米颗粒相结合,首次用于水产颗粒性抗原的检测。
根据2015 年2 月莱州湾东部养殖海域31 个站位的水质调查资料,选取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铬、铜、锌、砷、镉、铅和叶绿素a 等13 项要素,通过描述性统计、单因子指数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水环境要素特征。
Δ6 和Δ9 脂肪酸去饱和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都可催化脂肪酸链上特定位置形成双键。在已克隆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Δ6-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yl-CoA Δ6desaturase,FAD6)基因和Δ9-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yl-CoA Δ9 desaturase,FAD9)基因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其功能,本研究首先根据F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