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血清TNF-α、IL-6、Gal-3的差异

来源 :山东省儿科2016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所致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半乳凝素-3(Gal-3)的浓度,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78例MPP急性期患儿(大叶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分别为38例和40例)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6、Gal-3浓度进行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减少住院患儿护理风险,提高患儿住院安全。方法:建立住院患儿风险评估与防控体制,具体包括建立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制定风险评估制度、设计应用风险评估依据单及评估单、实现日常防控。
目的:对一例临床不能确定类型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新生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病因。方法:应用新一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相关基因检测和分析,再对可疑突变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
目的:调查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原因,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0例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的住院患儿,依据临床症状、细菌耐药检测结果、入院时检验结果等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的严重程度与肺部CT改变类型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以助于临床更准确地评估患儿病变累及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根据胸部CT征象将患儿分为组1磨玻璃样改变组、组2肺实变组、组3斑片影改变组,比较三组间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介入灌洗治疗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时机和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住院的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检查及肺内灌洗治疗,治疗1组:病程5-10天给予灌洗治疗,治疗2组病程11-21天灌洗治疗。了解电子支气管镜下常见形态学改变,比较3组间的
肺高压(PH)是一组肺循环压力增高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大、右心衰竭。儿童PH临床表现非特异,早期不易被发现,是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患儿肺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对该类患儿进行早期PH的筛查,将有利于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目的:分析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指标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3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MPP)的病历资料,其中28例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5天,体温仍不稳定,影像学有恶化,将其归为RMPP组,其余92例归为普通组。对两组患儿的热程、血清IgA、外周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胸部影像学、肺外表现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大叶性肺炎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学特征,并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4年8月31日来淄博市中心医院因大叶性肺炎并肺不张住院并进行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检查与治疗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肺泡灌洗液病原学特征。
目的:探讨在儿童支气管镜中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联合镇静与咪达唑仑单一术前镇静在术中及术后镇静效果的护理观察。方法:通过对照组64例给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和观察组7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经鼻咽部滴入加用咪达唑仑静脉脉推注的比较,观察患儿在支气管镜术中及术后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