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酶自组装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o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酶偶联反应体系因其整体催化的高效性己成为酶催化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之一。多酶偶联反应体系解决了底物在多个单一酶间的传递问题,减小传质距离,缩短了底物的转运时间和反应时间,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了各单酶的催化效率。人工构建高效的异源多酶偶联反应系统也是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1]。该技术的发展是生物催化朝纵深发展的方向,也进一步拓展了酶催化的应用领域和空间,其研究成果在医药、食品、环境保护、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一个完整高效的人工多酶反应体系,不仅需要多种不同来源、不同功能的酶,还需要将这些酶进行最优化组装,使其按照一定的分子比例和空间结构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多酶复合体。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蛋白支架、DNA支架、RNA支架、病毒支架、层层包埋、共固定等,在胞外成功构建了多个人工多酶反应系统。如Millner等[2]通过不同长度的DNA支架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连接起来,使其反应速率提高20多倍;Liu等[3]利用相互作用蛋白,成功构建了三元蛋白支架,并将醇脱氢酶、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有序的固定在支架上,使得NADH的生成速率提高了5倍。胞内利用蛋白支架介导的组装技术构建人工多酶反应体系的研究最近也有一些报道,如Dueber等[4]利用信号蛋白构建蛋白支架,将甲羟戊酸途径酶组装起来,使其在低酶浓度下产量提高77倍。与蛋白支架介导的胞内蛋白组装相比,采用相互作用多肽或蛋白介导的无支架自组装技术操作更简便、组装效率更高。胞内无支架自组装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胞内蛋白聚集体的快速规模化制备,这对于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人工超分子器件,特别是对通过构建人工多酶偶联反应体系来实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而言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目前该方法主要被用于单一蛋白的自组装形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超分子器件,如蛋白质材料、生物传感器、蛋白复合体等。而用于在胞内将异源多酶自组装形成人工多酶耦合反应体系的研究则较少。本实验室近期利用亮氨酸脱氢酶(LDH)自聚形成八聚体及甲酸脱氢酶(FDH)自聚形成二聚体的特性以及SHM蛋白对的相互作用,将LDH与FDH在大肠杆菌细胞内无支架自组装成高度有序的多酶聚集体,使辅酶NADH的循环效率提高了一倍多[5]。我们还采用自组装技术,通过SHM相互作用蛋白的介导,在胞内对角鲨烯环氧酶(ERG1)与达玛烯二醇合酶(PgDDS)进行了共同定位,增强PgDDS对2,3-氧化角鲨烯的竞争性,减少2,3-氧化角鲨烯的扩散损失,PgDDS和ERG1在酵母脂质颗粒(LP)上自组装能够进一步拉近两个酶的距离,最终达到2倍产量的提高[6]。这些研究证明,采用该技术,异源多酶可以在胞内自组装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排列有序的多酶体,且组装后可以提高多酶反应体系的催化效率。我们还将土曲霉来源的合成衣康酸的关键酶-乌头酸酶和乌头酸脱羧酶分别与PDZ与PDZlig进行了融合,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共表达自组装,使其静息细胞催化柠檬酸合成衣康酸的产量提高了3倍,说明组装后对衣康酸的合成能力有显著提高[7]。通过无支架自组装技术还可以实现异源多酶在胞内的定位自组装,我们以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为宿主细胞,利用多酶自组装的方法将两个参与赤藓糖生物合成的级联酶-异源的核糖异构酶(L-RI)与该菌细胞膜上自有的山梨醇脱氢酶(SDH)通过自组装实现共定位,构建赤藓糖一步发酵的重组菌,大幅提高了赤藓糖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中的产率和产量[8]。结论:通过无支架自组装可以实现异源多酶在胞内构建成具一定结构及高效级联催化功能的人工多酶体。该研究技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应用于其它异源多酶的胞内自组装,为在胞内构建新的高效人工多酶反应体系提供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市场一体化框架下分析长三角地区密度、距离和整合的演进过程,进而研究了各经济地理要素对长三角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自2001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密度、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导下,初中英语教师对传统的以照本宣科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大胆应用情景教学,以情景点燃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体验情景的过
近一个月来,阿里巴巴IPO的新闻始终保持着摄氏100度的沸腾状态,而不出意外的是,蔡崇信这个马云背后最神秘的搭档,终于也在公众公司的强制力之下浮出水面。一时间,大量信息量高度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全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概念正在不断渗透到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供应室工作如何适应整体护理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现行
在这个进入烧烤模式与水煮模式随机播放的北京午夜,我们全体编辑部同仁都在赶工本期的“创刊百期纪念特刊”。八年多的时间,对于一本月刊来讲,的确并不算短。作为创刊伊始就忝列
以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2017年间被SSCI合集收录的文献为案例,从论文数量类型和年代分布、产出分布和影响力、合作情况、作者、来源期刊、学科主题以及关键词等方面,揭示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林下植被去除处理对2015年生长季土壤呼吸、土壤5 cm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动态以及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高压氧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抢救一氧化碳中毒, 液化气中毒等病人疗效显著;但对于清醒患者来说,由于不了解其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