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非相干散射探测技术应用展望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相干散射雷达是目前地面观测电离层最强大的手段.介绍了非相干散射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该雷达在电离层探测与研究、空间物体探测、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给出了部分实测结果.这对充分发挥我国非相干散射雷达的效能,提升我国电离层空间环境观测与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磁流体力学方程组出发,充分考虑了泵波能量衰减(包括碰撞衰减和朗道衰减)和波模耦合产生的非线性力以及波场非均匀性导致的非线性力对耦合的效应;得到寻常波模电离层加热实验中被激励出来的等离子体波满足的一般色散关系,最后给出了泵波的阈值场强的表达式;从阈值场表达式中可以看出激励参量不稳定性所需的泵场阈值与电子碰撞频率和离子碰撞频率的乘积成正比,朗道阻尼对阈值场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本文得到的阈值场计算
本文首先基于射线追踪的方法构建了三维垂直及斜向的电离层加热数模型,并引入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2)及中性大气(MSIS-E-00)模型作为背景参数,模拟中低纬地区典型电离层背景条件下垂直及斜向加热过程中泵波反射区域电子密度因热自聚焦不稳定性而产生的变化及发展的过程,并对比了不同模式及不同背景参数对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频泵波加热电离层可激发出热自聚焦不稳定性并生成大尺度密度不均
利用中国南部地区七个站点的2004年GPS观测数据,对赤道异常中国扇区电离层TEC的北驼峰位置和时间以及驼峰北侧电离层梯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驼峰位置随季节改变,介于地理北纬17.5o~22.5o之间,冬季月份相对为低,分季月份相对为高,年平均位置约在北纬20度附近;驼峰出现时间也随季节在地方时13~16h之间变化,冬季月份相对为早,夏季月份相对为晚,其出现时间的年平均值前者在地方时14h前后,
在大气风剪切在E层不均匀体上起到控制作用.在110km高度上,离子的碰撞频率远远大于离子磁回旋频率,大的中性风场剪切量驱动中性大气不稳定,其Richardson数小于0.25,风剪切产生开尔文赫姆霍兹不稳定性(KHI).由于在中纬度E区KHI似乎非常频繁,中性波浪与VHF后向散射有关系.在该层的水平方向KHI可以产生准周期(QP)不均匀体.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由于中性风场激起KHI引
2008年汶川地震前,发现震中附近电离层异常变化.此后,地震电离层异常效应倍受关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在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及自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开展震前电离层异常特征及其物理机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CRIRP)在震前电离层异常物理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电离层地基测量数据丰富,但是缺乏电离层天基测量数据,机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联合攻关,以
本文主要是研究LAI电场渗透模型,分别通过直接求解LAI电场渗透方程的模型(直接模式)和建立电离层电场理论模式来耦合求解(间接模式)两类电场模型来对此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大气垂直电场渗透引起的电离层电场在高纬度主要是水平电场且在电离层中几乎保持不变,晚上LAI电场渗透效率比白天高得多.而随着经纬度的降低,电场强度随之减少,电离层电场的形态由正圆形变成了椭圆型,而且随着纬度的降低,电场E的形态也逐渐
GPS和接收机的硬件延迟(Differential Code Biases,DCB)是利用GPS数据提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Electron Content,TEC)的主要误差源,对比多站情况,单站存在数据密度小的问题,影响DCB估计的结果,因而需要探索有效的单站情况下DCB估计方法.本文在单站情况下,利用多项式曲面模型及网格法,解算DCB,并对比欧洲定轨中心(Center For Orb
结合我国首套非相干散射雷达的初步实测数据,较详细分析了从实测功率剖面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的方法及其误差,主要结果有:(1)非相干散射积累次数和电离层回波信噪比对功率剖面的探测误差影响很大.(2)德拜长度对反演电子密度剖面的影响很小,可忽略.(3)在低电离层和夜间探测时,可认为电子与离子处于热平衡状态,电子与离子温度比对反演电子密度剖面的影响较小.而白天探测时,温度比对反演影响较大,需进行修正.本
本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电离层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发射功率小等特点,不仅可以实现电离层垂直探测,且可以组网实现电离层斜测,采用可快速架设的强方向性天线,还可以实现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为便于使用,开发了电离层垂测电离图参数自动读取程序、电离层斜测和斜向返回探测电离图自动处理程序,可以给出探测区域的电子浓度剖面等参数.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发生的90次强地磁暴(Dst≤-100nT)的行星际源.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当IMF Bz分量南向翻转并持续较长时间时,通常会引起强磁暴的发生,进而引起电离层暴.本文分析了强磁暴的年分布状况以及引起强磁暴的不同行星际结构在同样活动周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中国地区电离层暴事件的行星际源.结果显示,引起强磁暴的主要行星际源为快速激波驱动的磁云、鞘层、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