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消渴专题的数字化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a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专科疾病史、糖尿病临床研究、科技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方面阐述了消渴专题古籍数字化研究的必要性,概述了古籍数字资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宋以前消渴数据资源库建设"的建设情况.
其他文献
"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药防治疾病和保健延衰的重要法则。"治未病"包含了科学的辨证观,并揭示疾病的本质,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关注治未病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学意义。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医肿瘤学领域,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的提前干预。对于减少和延缓肿瘤的发生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从中医"治未病"角度进行脂肪肝的防治。方法: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四个方面论述脂肪肝的防治。结果:从中医"治未病"角度进行脂肪肝的防治,从而阻断或逆转脂肪肝的发展。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民,"治未病"的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因此,只有从"治未病"角度防治脂肪肝,才能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治未病"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未病先防;其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治未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临证时如何在既病之后,抓住传变的先机,截断治疗,做一粗浅介绍。
体质是病证形成的物质基础,中医很早就重视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可以通过体质类型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医个体化的诊疗思想,确立了治病求本,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治疗方法丰富多彩,除了汤丸剂之外,还有药酒膏滋、针灸、按摩等多种方法,若能深入研究,综合治疗,对于亚健康症状的彻底改善,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在秋冬季节容易复发或病情加重的一类疾病,在冬季治疗时一般很难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若在夏季用药,及时调治,往往是事半功倍。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由张仲景所提出,是一种调质"治未病"的思想。笔者对"肝病"是已病状态,"脾不实"则是一种非病状态下隐性病理体质归纳的一种理解,对于慢性乙型肝炎、骨质疏松、女性更年期症候群、郁证,采用"当先实脾"的法则,开拓了临床思维,增加了临床疗效,说明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与实践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治未病"是中医特色所在,针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运用祖国医学运动锻炼方法,编排出针对颈椎病防治的颈椎保健操。全操共分九节,每节八拍,以颈部功能和肌力锻炼为主,同时配以适当的腰部功能和肌力的锻炼,以达到全身整体平衡,从而减缓退变,避免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己病"……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重要思想。"治未病一历经长期实践、完善,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疾病诊疗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治未病"思想对妇女保健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妇女保健,主要是指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卫生。妇女保健工作,是全民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发或伴发的冠心病,中医病名可称为"消渴病胸痹".本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于肺、脾、胃、肝、肾等其他脏腑.现代医家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兹从病因病机和治疗两个方面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