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图书编辑创新功能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读《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关于编辑创新问题的讨论文章,甚有启发。其中对赵强同志有关编辑工作困境的分析(见2007年4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李人凡同志文章中关于编辑创新遇上“不对称”瓶颈的议论(见2007年6月1 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更有感触。因此想起了一个久在思考中的题目,即出版社如何强化责任编辑功能的问题。而且觉得,这也是修改《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愿意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与意见。
其他文献
@@每一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都要经过从选题策划、组稿、初审、复审、终审、审批、排版、印刷到发行等环节才能与读者见面。在诸多环节中,首要的是责任编辑、编
会议
@@笔者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已有年头。记得起初的编辑工作多以接领导给的选题或来稿为主,从编辑加工开始至发稿环节止。其余的环节由别人负责,基本上于己无关。大约在《图书编辑工
会议
@@图书编辑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它既是编辑长期工作实践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又是现实编辑实践活动的规范和工作指南。图书编辑规程中的各个环节既
@@如何周密图书编辑流程,是个很大的话题。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出版社在源源不断地奉献精品
@@产品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质量不仅是产品自身的属性,体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且还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品牌内涵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图书作为精
会议
图书系精神文化商品,其制作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每道工序的操作不当均会影响其质量。要提高图书质量,对图书生产的每道工序务必都要进行控制。过去,提起图书质量,往往只论及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范》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如此。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会议
@@IS0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是在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吸收当今众多优秀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