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保护策略综述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越来越多的微电网接入配电网.微电网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和可控负荷组成.微电网的引入带来的一个主要挑战是设计在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下均能有效保护微电网的保护策略.本文总结了微电网继电保护面临的难点和特殊需求,介绍了微电网保护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未来微电网保护的一些结论和建议.提出高阻抗故障是微网中较常见的一类故障,其故障电流大小与负荷电流接近,不能引起明显的电压降落,一个可靠的微网保护策略应该能够有效地鉴别和切除高阻故障。微网保护策略应具有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的微网拓扑结构;为支持DG的“即插即用”功能,保护策略应能够动态跟踪微网拓扑变化。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考虑将广域保护应用于微网,利用系统多点的信息,对故障进行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
其他文献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inverter which based on the way of space-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Using two dimensions Fourier progression tool,a kind of decomposition solution is adopted to ana
配电网直接而向用户,是保证电能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创新服务内容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直流微网的实用意义和应用前景,对直流微网中的母线结构进行分析与比较。目前,直流微网及其相关技术还存在大量问题尚未解决,可借鉴已有的舰船直流电力系统、电信设备配电系统、电力机车牵引配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和直流微电网的相关技术,以对直流配电系统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建立了微电网优化运行的多目标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加入子种群杂交操作,使其适用于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并将其应用于微电网的优化运行.以发电成本、环境成本和甩负荷补偿成本为子目标函数,进行仿真验算.算例结果表明所述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
针对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间歇式电源的电力电子并网逆变器无转动惯量和阻尼特性的固有缺陷和发电过程的随机性、波动性、非纯一性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特性,提出了固态变压器并网策略及其混成优化控制方法.深入阐述了带故障限流保护装置的固态变压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探讨了间歇式电源固态变压器并网系统的混成特性,系统分析论述了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固态变压器的混成优化控制模型和控制规律,并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
微网可以有效整合多种形式的分布式电源的优势,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途径.微网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微网优化调度的研究,能够合理安排微网内各可控机组出力,在保证微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微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了相关文献中提出的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分析比较了各模型和算法的特点.最
微网的研究是智能电网中的热点问题,合理的优化配置能够使微网的建设方案更经济更科学.微网系统优化配置要考虑设备投资、燃料消耗、运行维护和环保等问题.智能电网中微网的优化配置问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建立了含风、光、燃、储的模型,并将包括设备成本、安装运输成本、运行成本、环保成本等方而的成本以综合成木衡量,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建立了评估经济性最优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上述模型的计算,得到了优化
智能电网是现代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微网是作为大电网的有益补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交直流微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网结构,融合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优势.但是,交直流微网的结构比其他微网更复杂,导致控制更加的复杂.本文研究了交直流微网的控制方法,分为微源的控制方法和AC/DC双向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微源的控制方法可以分为PQ控制、V/f控制和下垂控制;将AC/DC双向变流器的控制分为整流模式和逆变模式进行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发电并入电网,在极大提高了电网可靠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电网控制的复杂性。而微网的出现,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对微网的控制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微电网控制中的恒功率、恒压恒频、下垂三种控制方法以及分层控制、主从控制、对等控制三种控制结构。目前,微网在中国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何实现配电网优化运行,实现分布式电源无缝接入,如
对分布式发电和微网的特点做了简要介绍,概述了国内外微网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微网接入配电网改变了原来的辐射状结构,使得配网潮流双向流动,微网的孤岛运行以及微网内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都将给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带来新的挑战.对分布式电源建模较多地考虑自身特性而未能从微网角度考虑计及与配电系统的相互影响、孤岛划分策略以及负荷建模的研究无法适用于微网的特性和运行机理等现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进行了概括.
微电网存在两种运行模式,即并网运行和孤岛运行模式,微电网并网运行模式向孤岛运行模式的平滑切换对实现微电网正常运行以及负荷可靠供电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系数的下垂控制方法应用于并网模式转变为孤岛模式,并分析了自适应系数下垂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能够有效的解决并网模式向孤岛模式切换时引起的电压波动大,频率不稳定的情况.最后用MATLAB仿真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