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腰间盘突出症通过非手术疗法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需手术治疗者只占10%-20%,一般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手法按摩、针灸、理疗等。作者自1995年5月-2002年9月,采用手法按摩配合中药内服加<朱氏通痹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稀莶草有效成分奇任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及滑膜细胞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别给予奇任醇、氢化可的松、阿司匹林加环磷酰胺治疗;ILISA法测定实验大鼠血清IL-1β、TNF-α、IL-6 OD值;踝关节滑膜细胞进行Bcl-2、Fas-L免疫组化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结
目的 对"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小鼠睾丸乳酸脱氢酶-XmRNA进行定量分析. 方法 荧光定量RT-PCR法. 结果 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造型组LDH-XmRNA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金匮肾气丸治疗组LDH-XmRNA则明显高于劳倦过度+房室不节组(P<0.05). 结论 该模型系肾阳虚模型,复合因素造模优于单因素造模.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实验性肝癌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病理学机制. 方法 应用H22与H22/tk细胞株皮下接种建立昆明种小鼠荷肝癌模型,并运用自杀基因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对肿瘤组织HE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定量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及TUNEL技术观察肿瘤细胞PCNA的表达及凋亡情况. 结果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较单独应用HSV-
目的 探讨中药莪术的提取物-莪术醇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SGC-7901胃癌的抗瘤效应及联合新城鸡疫病毒(NDV)疫苗的综合效应. 方法 对SGC-7901胃肿瘤细胞进行系列处理,用莪术醇及NDV对其进行系列生物构建,修饰构建的瘤苗经免疫小鼠(1次/周×3)21天后,接种SGC-7901胃肿瘤细胞,根据设计观察各组抑制肿瘤肺转移、皮下结节形成、生存时间状况及LAK细胞的杀伤效应. 结果 经莪术醇
目的:观察洁尔阴、替硝唑对阴道毛滴虫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虫体与3-20%洁尔阴孵育3-60 min;或与2-40 μg/ml替硝唑孵育0.5-48 h,光镜观察、计数.另将虫体与5%洁尔阴作用3-30 min,或与20 μg/ml替硝唑作用5-9 h,透射与扫描电镜观察.设空白对照.结果:洁尔阴3%有抑制作用,5%有杀灭作用,10%浓度3 min可杀死全部虫体;电镜观
目的 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FN、ColⅢ、PAI-1mRNA表达的作用. 方法 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12~16周,使其自然发展成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观察肾疏宁对肾小管间质FN、ColⅢ、PAI-1mRNA表达的影响,并设苯那普利为阳性对照组. 结果 第12~16 W末,造模各组肾小管间质FN、COlⅢ、PAI-1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
目的 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体外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的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用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的CFs,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碱水解法测定胶原合成,分别观察不同浓度LPA对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 ①随着LPA浓度的升高,MTT比色法A490值呈上升趋势.在药物作用48 h,只有10-6umol/L组A490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
目的 研究痹肿消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痹肿消汤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含588个基因克隆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及痹肿消汤干预后的滑膜基因表达谱. 结果 痹肿消汤干预后大鼠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9个,上调基因有8个,下调基因有21个. 结论 痹肿消汤通过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缺血性中风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揭示证候的本质与证候的演变规律,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该文提出把创立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作为当前中西医结合科研的首要任务。阐明创立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指导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的紧迫性,并已具备近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基础,指出创立中西医结合理论的关键是在指导思想上统一认识,确立“西为中用”的原则,提出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主体框架,以中医的系统思维为纲,吸收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组合新的中西医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