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mentation for Main Body of Typhoon from Satellite Cloud Image by Genetic Algorithm in Contourlet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in228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single-threshold algorithm to segment typhoon cloud image is proposed based on contourlet transform and Bezier histogra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trast and reduce noise of the original typhoon cloud image,discrete contourlet transform is done to the original typhoon cloud image. The contrast is enhanced in th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based on non-linear transform in the contourlet domain. GA is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non-linear gray level transform parameters. Noise is reduced in the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in the contourlet domain. Then the processed typhoon cloud image is used to segm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typhoon from the typhoon cloud image. First,the gray-level histogram of original image is obtained. In order to reduce noise,the gray-level histogram is smoothed by Bezier curve and Bezier histogram is obtained. A proper threshold is determined in the Bezier histogram to segment the typhoon cloud imag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egment the main body of the typhoon from the typhoon cloud image.
其他文献
In the present study Ⅰ employ 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 to construct the global potential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invasive species-the yellow crazy ant,Anoplolepis gracilipes using past,current and
以中国地面观测 1961-1999年逐日降水资料作为观测基础,初步分析了 18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中 国地区 20 世纪极端强降水的模拟能力。分析模式对不同级别降水的模拟发现,各模式模拟中国地区的 1-10mm 小雨日数普遍明显偏多;10-25mm 中雨日数的模拟结果总体上也以偏多为主,虽然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中国南方存在的高值中心,但位置偏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25-50mm 大雨日数在中国南方明显
本文联合采用地面辐射资料、CERES和CloudSat 卫星资料,对 2007年 6月 30日中国东北吉林省境内的一次层状云的微物理属性和辐射通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CloudSat 卫星产品对层状云的微物理属性的认识提供了崭新的途径,特别是其在揭示云的垂直结构方面。另外,较详细的云微物理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辐射能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短波辐射通量(包括向
利用1981~2003年逐月NOAA/AVHRRND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NDV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沙漠南缘绿洲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23年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NDVI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年内NDVI月均值从4月开始逐渐增加,6~8月达到最大;在空间分布上NDVI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沙漠中部和西部,即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中部和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同时也是23年来NDVI显著增加的区
利用MODIS卫星遥感资料,通过提取红外通道的云顶亮温大小、云顶亮温梯度等与对云团的生命期密切相关的因子和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估算值及多层云判断与识别和DEM数据,结合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等因子,采用逐步判别、逐步回归,多元回归、最优子集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降水定量估算模型。采用降水估算模型进行地表降水进行估算,结果:该模型对孤立性的对流单体云团有较好的估计效果。对于体积总降水量和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天气图、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回波综合分析了07年8月25日发生在鹤壁浚县东南部的强对流(短时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副高稳定控制下,脊线北侧出现合适的流场、具备形成大暴雨的充分条件时,即700hpa位于θse高能舌区内,高空强辐散,中低层弱辐合,并有充足的水汽来源条件下则可以出现强对流(局地短时大暴雨)天气,而多单体中小尺度风暴云团的活动则是产生大暴雨的直
利用EOS/MODIS卫星资料,对2004-2007年艾比湖水域面积进行了跟踪监测,计算得出了4-10月逐月湖面面积,认识了艾比湖水域面积的月际变化特征,得出艾比湖水域面积年际变化大,年内变化亦较明显,存在较明显的不稳定性。同时利用1998年NOAA/AVHRR数据对艾比湖水域面积监测的数据,用来分析近10年来艾比湖水域面积变化趋势。
利用内蒙古科左后旗草甸草地2000-2006年MODIS的8d合成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NDVI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以及NDVI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如下主要规律:季节变化过程中,草甸草地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得降水量对NDVI的影响低于水汽压的影响;积温和累积降水量共同控制着各年草地的返青速度,草地增长期(6、7月)的降水量对NDVI年最大值的影响比年总降水量更显著;
利用2005~2006年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网观测的285347个地闪资料,选出13次强度大、范围广的雷暴过程进行分析。再利用T213格点资料研究了雷电发生时的各种物理量特征,找出黑龙江省发生雷电的物理量指标,研究表明:沙氏指数、K-指数、0℃层、-10℃层、-20℃层、位温、饱和比湿、相对湿度、虚温、饱和水气压、水气压等均是雷电发生时的物理量指标。最后,总结出黑龙江省雷电潜势预报方法,并制作了《黑龙
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二百多年里,人为排放的CO2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全球碳循环和地球气候系统,全球呈现出变暖的趋势。卫星遥感探测大气CO2浓度,将极大地有助于提高对碳循环和气候系统变化的认识。依据最新版本的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资料HITRAN2004,利用精确的逐线积分辐射传输模式模拟计算了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IRAS)的CO2通道辐射测值及其对CO2浓度变化的灵敏程度,考察了该通道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