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雷暴发生发展的水汽图与红外云图特征研究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MTSAT 的水汽图和红外云图,结合天气图、NCEP 资料和探空数据对在高空急流影响下的暗区雷暴实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暗区雷暴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经过白天太阳辐射对晴空区(水汽图暗区)近地面加热作用,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加,低层的逆温储存了能量,高层处在副热带高空急流左侧辐合下沉区,抑制能量向上输送,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当急锋急流穿过冷锋尾部时),午后强雷暴时常发生发展于高空急流左侧的晴空区中;而在水汽图上,高空急流与水汽图上的干区、湿区间有明显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与强雷暴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雷暴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以上分析与研究,总结性提出了暗区雷暴发生的概念模式:白天晴空区太阳辐射的加热作用使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加,成为能量的来源,副热带急流左侧气旋式切变产生中高层辐合下沉气流,储存了能量,而西部冷平流是触发雷暴发生,使得能量释放。这样此类雷暴发生得到了有效的解释,对于今后预报此类天气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08发生了汶川地震,震后对灾区农用地的整理是一件迫切亟待落实的重要工作。明确地震破坏农用地和一般人为破坏农用地的异同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可以更好的指导灾区的农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
利用西藏高原1980-2010 年31 年的逐日降水和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高原大到暴雪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大到暴雪发生日数最多的区域为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南部边缘地区和那曲中东部与昌都西部的藏北地区;全年都可发生大到暴雪天气,在季节分布上呈双峰特征,峰点为3-5 月,次峰点为10 月;近31 年来,年降雪频次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约为3.8 站次/(10a).利用同期NCEP/NCAR 的50
为弥补过去采用传统预报方法经常漏报由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所产生的南四湖湖面大风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湖面大风所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充分利用南四湖周围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简称:区域站)和常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十分钟加密观测资料,采用资料实时提取分析、绘制彩色等值线图、图像发布到网站、满足大风预设条件时声音报警等方法,实现对南四湖周围大风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湖面大风精细化预报预警准确率。试
利用常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GPS/MET 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10 年8 月18~19 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边界层两条α中尺度辐合线与两条暴雨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期间,共有6 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在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上生成、发展与合并,特大暴雨由β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形成的MCS 所造成。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副高西进北抬和冷空气东移南下的背景下;7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 0 0 7 年7 月1 6~ 1 7 日发生在天山北坡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南亚高压双体型造成高低纬度槽脊叠加引导冷空气进入新疆,天山两侧的风切变产生的气旋性辐合加上地形的影响使冷空气堆积,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天气背景; ( 2 )地面正负变压区的南北波动使准静止锋移动缓慢,孟加拉湾水汽持续向北输送造成天山地区有
统计新疆1951 到2007 年1870 条雹灾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二阶主值函数分析其长期变化趋势,对防雹前后(以1978 年和1990 年为界)趋势系数进行比较,分析防雹效果.用Mann-Kendall 法进行突变分析,采用morlet 小波分析其振荡周期发现,阿克苏地区雹灾损失均在上世纪90 年代达到最大,之后开始减少.雹灾受灾面积、雹灾次数分别在1972 年和1976 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
采用1961-2010 年9 月至次年5 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完整的7 个国家级基准、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Cubic 函数、Mann-Kendall 突变检验、R/S 分析、Morlet 小波变换法对该地区大到暴雪日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区平均而言,阿勒泰地区近50a 来大到暴雪平均日数的特点是,沿阿尔泰和萨吾尔山脉较多,河谷平原较少.阿勒泰站为大到暴雪高发区,福海站为
利用1961-2010年临沧、凤庆、云县、永德、双江、耿马、沧源和镇康8个气象站地面资料,统计分析了临沧地区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地形和下垫面等特性的影响,临沧地区各站雾日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沧源、耿马和镇康比临沧、凤庆更易出现雾天气,其中沧源雾日最多,年均为142d;云县、双江、耿马、沧源和镇康月平均雾日数变化规律明显,雾多在干季出现,雨季少,这可能是干
本文根据海温场与降水场的相关和合成分析来初步筛选江淮持续性降水中期海温信号,发现赤道印度洋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是最强最稳定的江淮持续性降水中期海温信号的聚集区。之后根据该信号关键区海温与后期环流场的相关分析与持续性降水个例的合成分析,初步探究了其对江淮持续性暴雨的影响机制,印度洋信号区正海温异常导致热带印度洋西部低空气压偏低,高度场负异常范围至30°S,使原马斯克林高压偏弱,越赤道气流也偏弱,随印
利用2006-2009 年日本再分析资料对长江下游地区梅汛期(5-7 月)边界层内中尺度低涡进行普查,并分类统计分析了边界层内中尺度低涡与暴雨、低空急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梅汛期间,该地区经常在对流层低层或(和)边界层内出现中尺度扰动涡旋,根据中尺度低涡最初生成的高度不同,可划分为边界层中尺度涡旋、对流层低层中尺度涡旋和对流层低层-边界层中尺度涡旋三类.边界层中尺度涡旋中与暴雨有密切关系的中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