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长串自然积污及其直流覆冰闪络特性

来源 :2012年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缘子覆冰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在人工气候室对输电线路覆冰的机理、绝缘子覆冰闪络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现场运行电压下绝缘子覆冰前的自然积污及其覆冰闪络特性研究甚少,本文对某电网500kV直流线路运行1年后绝缘子的积污情况及其直流冰闪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带运行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的积污存在不均匀度,且下表面堆积的盐密/灰密比上表面严重;自然积污下绝缘子的覆冰闪络电压比人工染污下的覆冰闪络电压高;人工染污且污秽均匀分布下的绝缘子覆冰闪络电压比污秽不均匀分布下的高。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成立集控中心,由集控中心远程控制各梯级电站,成为了减轻梯级电站的运行负担不可替代的有效方法.目前集控中心采集各梯级电站信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梯级电站侧放置相应通讯服务器,由其采集到信号后,再上送给集控中心,这中间必然要经过通讯通道,而通讯通道是否强壮,网络结构是否合理,便成为了集控中心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本文列
目前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中CDMA 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集中器等与主站之间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以中兴CDMA 芯片MC8331A 为例介绍了CDMA 通信模块的各功能电路和软件的设计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模块电磁兼容性能,从而设计出性能优越的CDMA 通信模块.
介绍了某煤矿井废水排放存在的问题,及其废水处理站原始设计方案与其详细的处理过程。根据工程项目的地理特点,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改革,减少了工程投资。同时,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及相关排放标准,对废水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原设计方案的改革,该废水处理站的建设节约投资27.66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节约用电39.45万kw.h,并节省了其相应的设备检修保养费用,在满足废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电力改革和发展的推进,电力的使用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保证发电机组安全、长周期、稳定运行就显得格外重要,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电厂设备检修管理,其重点体现在检修项目全过程管理上。为实现对电厂检修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实时管理,达到过程控制,细化管理的设计目标,能实现发电机组检修全过程管理电脑化的检修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建设就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
摘要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核心设备之一,其故障将造成大面积停电及大量用户电力供应中断,对国民生产、社会安定影响极大。随着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系统容量迅速增大,因而变压器因短路引起的电动力也随之增大,短路故障也日趋严重。变压器在发生短路故障情况下,将会造成绕组变形或受损,严重者会发生变压器喷油及爆炸事故,严重影响电力可靠供应,且变压器返厂维修周期长,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影响。本文针对一起1
某200MW机组副励磁机轴承存在明显的漏油并突发振动超标现象,经停机检查分析,轴承润滑油进油量过大,漏油进入副励磁机导致灰尘和油泥积聚改变了空气间隙,形成转子与定子中心不同心,导致副励磁机振动过大。通过检修,调整轴承油隙在规定范围内,同时选用孔径合适的进油缩孔控制进油量,保证副励磁机合格的空气间隙。运行实践证明,处理措施得当,机组运行正常。
全封闭气体绝缘组合电气GIS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检修周期长、安装方便,不受污染和雨盐雾等周围环境因素影响的优点,因而在电力系统变电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GIS内部空间狭小,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精细,现场安装工序繁多,质量控制要求高,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安装质量问题,留下运行隐患,且GIS设备在故障点查找、停电范围、恢复时间等方面均比不上常规设备。本文在分析GIS设备内部典型故障及形成
气体绝缘开关内部由于存在各种绝缘缺陷而发生局部放电时,会激发数百MHz至数GHz的超高频电磁波。笔者根据电磁波在同轴波导中的传播理论,运用有限差分时域算法对GIS内局放激发超高频电磁波信号经T型弯的衰减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分析。首先研究了T型弯对超高频电磁波电场信号强度的衰减作用,指出电磁波经T形弯到垂直臂上的衰减较大,传播到直臂另一端上的衰减较小。然后研究了经T型弯衰减后超高频电磁波电场信号增益的幅
为了准确计算变电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大小,通过对噪声衰减理论和变电站环境特点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变电站仿真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变电站三维空间噪声预测算法。噪声衰减计算中,最复杂的是求解几何衰减中菲涅耳数,而求解菲涅耳数的关键是求解绕射声的声程差,本文利用凸包算法求解变电站内多声源、多障碍等复杂场景的声程差问题。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和算法能够准确预测变电站周边三维空间中任意
国内外学者用于局部放电去噪、识别等仿真研究的数学模型是基于IEC60270测量法给出的低频指数函数,不能描述超高频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本课题组曾提出过一种超高频局部放电的数学模型,但模型存在参数与检测系统相关和各个参数缺乏物理意义的不足。为此,本文在深入研究超高频局部放电灵敏度测试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获取超高频局部放电源信号波形的等效测试法,对四种绝缘缺陷物理模型进行了大量实验,获取了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