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地震间活动和同地震活动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青藏高原的东界,龙门山是地形(从>4000 m向东变为~500 m)、地壳厚度(从60-65km向东变为~40 km)和岩石圈厚度(从80-100 km变为四川盆地的~250 km)的陡变梯度带,然而龙门山没有发育典型的新生代前陆盆地和低角度逆冲断层,GPS观测的缩短速率3mm/y(Burchfiel et al.,2008).虽然大家一致认为龙门山的新生代变形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向东扩展的影响,但对其变形机制一直存在争论.逃逸构造模型认为始新世的印藏碰撞使青藏高原东部的块体依次挤出并旋转,变形集中在块体边界(Tapponnier et al.,1982).下地壳流动模型认为坚硬的四川盆地阻挡了青藏高原深部地壳物质的向东流动,导致龙门山的地壳增厚和强烈隆升,但地壳水平缩短不明显(Burchfiel et al.,1995;Royden,1996).本文通过双态模型将龙门山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地震间活动与同地震活动统一起来,以全面解释GPS观测结果、地壳波速结构、地表构造以及汉川地震断层的运动学特征。
其他文献
高压—超高压变质流体的研究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和前沿领域,也一直是大陆造山带动力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大陆板块深俯冲到一定深度后(>100km),即使没有含水矿物的存在,超高压岩石中的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仍然可以携带一定量的水,成为俯冲板块中水的重要载体.研究超高压榴辉岩矿物中的水,可以为建立超高压变质岩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模型提供重要的限定条件. 本文以大别-苏鲁地区典型超高压榴辉岩为主要研究对
岩石的脆-韧性转变是具有特定组分、结构和构造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既非脆性亦非韧性的流变学表现.对于岩石的脆-韧性转变,尽管在构造物理学中以岩石遭受3%-5%的应变而出现应力降的表现为岩石的脆-韧性转变.实际上,此时岩石或晶体内部的变形表现却主要以脆性破裂-微破裂为主.构造地质学中对于岩石脆-韧性转变的限定,则更多地考虑了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以破裂-微破裂作用作为岩石脆变形的证据,而大量出
1976年5月,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几位年轻教师在编写教材时遇到20几个德文矿物学辞汇,从几本德汉辞典上查不到,非常着急,他们想只有请教嘉荫才能解决.那时王嘉荫已经病重卧床,而且还戴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王先生在学问上一惯“有求必应”,尤其得知学生来请教的时候.他振作起来,拿起放大镜,一口气将大部分德文立即译出来,最后有两个词,他只说出大意,建议查阅德汉化工学辞典.之后,年轻人果然从化工辞典上找到
富钴结壳是另一种重要的深海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山等地.结壳生长缓慢,发育了多种微观构造类型(Friedfich et al.,1980).柱状构造是其中之一,当前虽认为它形成于低动力能量环境条件下,且形成速度比较快(Hein et al.,1992;崔迎春等,2008),但对其成因机制了解甚少.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探针技术,通过对结壳柱状构造进行了微观形态和微区化学分析,初步探讨它的成因机理.
《变形显微构造研究图集》是作者胡玲、刘俊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实践中积累的标本、薄片观察与体会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为保证质量,作者还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并参考了国际上最新的《Fault Related Rocks》(Snoke,et al.,1998)、《Deformati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in Minerals and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西部汶川发生Ms 8级地震,其震级之大、余震之多、破裂之长(>300 km),破坏至极,令人震撼.造成6万余人死亡,近30万人受伤.根据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http://www.cenc.ac.cn)和美国地质调查局(http:.//earthquake.usgs.gov)公布的震中分布位置、震源机制解和余震震中分布等资料,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映秀镇西南侧,
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是我国印支运动的典型代表,广泛承认它主要是在印支末期由东西向强烈收缩体制下的产物.作者最近研究发现,在扬子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结合部位西侧的西康群中,发育了强烈的伸展构造,具有显著的宏观剪切流变特性,其构造现象与糜棱岩的很多显微构造特征极其相似,但规模巨大,实为罕见,戏称“巨型糜棱岩”,特展示于此,以飨同仁.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使龙门山构造带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地震成因机制、地震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发震构造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参数对其发震构造进行初步探讨.
龙门山构造带处于松潘-甘孜褶皱带与扬子地台的过渡带,主体构造为自北西向南东推掩的逆冲推覆构造.其中汶川-茂汶断裂(后山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中央断裂)、彭灌断裂(前山断裂)为龙门山构造带主干断裂.以中央断裂为界,北西部称后龙门山,主要由古生代变质地层及晚元古代基底杂岩构成强变形褶皱推覆系统;南东部称为前龙门山,主要为中生代沉积地层构成,变形构造以冲断推覆为主;彭灌断裂南东则是龙门山中-新生代前陆
本文介绍了旋回的概念、种类、旋回〔和韵律)之间的连续性或承前启后性和错综复杂性,讨论了旋回力与力旋回,对转回地震的主要动力、特点及主体分部、前兆与效应、预期预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