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双冠丽鱼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其时序和组织表达特征

来源 :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838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色素相关基因与体色变化的关系,采用RACE 技术获得橘色双冠丽鱼酪氨酸酶(TYR)基因cDNA 序列,并利用RT-PCR 分析了橘色双冠丽鱼体色变化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TYR 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获得cDNA 全长序列2683 bp,其中阅读框1619bp,编码 540 个氨基酸,5′UTR 区246bp,3′UTR 区817bp.氨基酸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相比与脊椎动物间的保守性,TYR 蛋白序列在鱼类间的保守性更高.RT-PCR 结果表明,TYR 基因在胚胎各期均有表达,受精期表达量较低,血液循环期开始急速上升;成鱼期,由“黑色—灰色—亮黄色”体色变化过程中,黑色期TYR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灰色和亮黄色期的表达量,灰色到亮黄色时期TYR 表达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 >0.05),但在三个体色过渡时期皮肤TYR 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亮黄色时期,在心、肾、脑、鳔、性腺、尾鳍和眼等组织均有TYR 基因表达,其中眼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鳔和尾鳍,皮肤和性腺表达量最低.橘色双冠丽鱼TYR 基因在三个体色过渡时期表达逐渐降低,可能与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逐渐增多以及黑色素细胞数量和分布比例发生变化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酶的纯化鉴定、动力学分析、序列比对和结构预测,对南极磷虾胰蛋白酶的结构及适冷性进行研究,通过与其他几种适冷、中温胰蛋白酶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南极磷虾胰蛋白酶等适冷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应对低温环境的机制。结果显示适冷胰蛋白酶和中温胰蛋白酶的催化中心严格保守,遵循一致的催化机制;但南极磷虾胰蛋白酶等适冷酶为了适应低温环境,各级结构都表现出一定的应对机制:疏水性残基含量偏高、带正负电荷残基含量偏低
在光照培养箱中研究了光照强度(150,220,290,360 和430 μmol·m-2·S-1)对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SHOU-S14 的生长、油脂积累及油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d 培养,光照强度为150 μmol·m-2·S-1 组微绿球藻生长最好,细胞浓度(7.0×107 cells·mL-1)和生物量(0.54±0.04g·L-1)显著高于其
本研究探讨了海洋硬骨鱼三斑海马的脂溶性组分的抗炎活性.系统溶剂萃取海马粗粉95%乙醇回流提取物得到石油醚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获得组分FrⅣ,经硅胶柱层析用不同溶剂洗脱分别获得中性脂,糖脂和磷脂组分,基本组分通过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检测体外脂多糖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 炎症的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分析脂质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三斑海马脂质与脂多糖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
鱼类性别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因为研究鱼类性别不仅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大黄鱼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水网箱养殖量最大的重要经济物种,其生长具有雌雄二态性,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长得更快。但是目前关于大黄鱼性别分化的研究却很少。在该研究中,利用RNA-Seq 技术分析正在发育中的大黄鱼雌雄性腺的基因表达谱。我们以大黄鱼综合转录组作为参考,将测序共产生的40G 的读长映射
[目的]为了了解巨魾鱼的种质资源情况.[方法]利用GenBank 数据库中鮡科鱼线粒体ND6 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克隆并测序,共得到12 条巨魾鱼ND6 基因全序列.通过DNAMAN5.0 软件比对序列,MEGA 5.0 软件分析鮡科不同鱼类的进化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巨魾鱼ND6 基因序列全长为529 bp,碱基含量分别为T 25.30%、C 28.00%、A 34.40%、
溶菌酶是无脊椎动物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对抗细菌感染的关键蛋白.本研究通过RT-PCR获得斑点叉尾鮰C型溶菌酶的全长cDNA381bp序列,含保守残基Glu50和Asp67以及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将此cDNA片段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毕赤酵母X-33中,通过不同浓度博来霉素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0.5%甲醇诱导,在pH 6.0和29℃下表达120小时,表达量最高.利用Ni
研究了干露胁迫0.5、1、3 h 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和肌肉RNA/DNA 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露胁迫0.5 h 和1 h 对肝胰腺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延胡索酸还原酶(FR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影响;干露胁迫3 h,CCO 和SDH 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FRD 和LDH
独角雪冰鱼(Chionodraco hamatus,CH)和伯氏肩孔南极鱼(Trematomus bernacchii,TB)属于鲈形目,生存条件相似,但是冰鱼体内没有正常表达的血红蛋白,冰鱼的心脏是其他硬骨鱼类心脏的2-3倍。这种补偿性心脏增生发育涉及到许多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已有不少研究表明,心肌肥大生理特征涉及众多的基因及多个小分子RNA的调控,但是研究机制并不是很清楚。本文将独角雪冰鱼与伯氏
采用RT-PCR 技术,克隆出黄颡鱼N-乙酰基转移酶9(N-acetyltransferase 9)基因cDNA 全长序列,应用 real-time qPCR 法对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N-acetyltransferase 9 mRNA 的表达进行检测.序列分析表明,N-乙酰基转移酶9,基因cDNA 全长为1253bp,包括584 的非编码区(untranslation region,UTR),69
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 个核苷酸,miRNA 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结合对其产生翻译抑制或降解从而参与一系列重要的生物过程.在血细胞发生和发育中,miRNA 在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的工作主要基于南极冰鱼体内特殊的血液系统(缺乏血红蛋白,无功能性血红细胞),对鳄冰鱼科的独角雪冰鱼和南极鱼科的贝氏肩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