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丹参R2R3-MYB转录因子SmPAP1互作的蛋白

来源 :陕西省植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NCBI数据库公布的R2R3-MYB类转录因子SmPAP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GU218694.2),构建丹参SmPAP1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表达载体pGBKT7-SmPAP1,检测pGBKT7-SmPAP1的自激活活性及其对酵母AH109细胞的毒性.以SmPAP1为诱饵筛选构建到pGADK7中的丹参cDNA文库,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利用Uniprot在线网站,对筛选到的60个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对其中4个候选互作基因,包括病程相关类蛋白AP2/ERF,氧化还原酶类蛋白SmC4H,逆境胁迫相关类蛋白SmWRKY及转录因子类蛋白SmMYC2进行回转验证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确定SmPAP1与AP2/ERF类、SmC4H、SmWRKY及SmMYC2相互作用.这些数据表明SmPAP1通过与其它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激活酚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丹酚酸的合成.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地理因子如山脉是影响物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槲栎(Quercus aliena)是我国暖温带落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山地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对其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与山地生境的联系的研究相对缺乏。
研究目的:白栎主要分布在我国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和华南、西南各地,是栎属植物槲栎组中最重要的树种之一,其应用价值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应和经济学意义。目前国内外已陆续对栎属其它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展开了研究,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白栎自然居群的分布状况和谱系历史研究仍未开展。对于生物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其进化历史,还能为合理利用和开发白栎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本文基
应用探地雷达对地下目标物无损探测的有效性已得到证实,本文首先通过正演模拟不同状态下的根茎,研究探地雷达能否对地下根茎进行无损探测,以及其探测精度。接着进行实地探测实验,设计三组实验分别对探地雷达对植物根茎的直径分辨率、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进行研究,对雷达探测剖面进行数据处理,验证探地雷达技术对地下植物根系探测的有效性。
本研究共采集了48科112属共147种植物,其中包括水生植物53种,陆生植物94种,研究测量了植物的11种功能性状,包括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碳含量(LCC)、叶片磷含量(LPC)、茎干物质含量(SDMC)、茎碳含量(SCC)、茎氮含量(SNC)、根干物质含量(RDMC)、根碳含量(RCC)、根氮含量(RNC).结果 表明:(1)水生植物的SLA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38个检测点,安徽省六安市和黄山市共30个检测点,山西省晋城市21个检测点,河南省洛阳市和南阳市共52个检测点,浙江省杭州市28个检测点,以及湖北省襄阳市和十堰市31个检测点的山茱萸经纬度、海拔等空间数据和气候、病虫害情况等属性数据进行采集调查,运用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建立了山茱萸病虫害预测模型。结果 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视
一直以来,由于人类利益的高度膨胀,奉行着只关注人类自身及其短期利益、忽视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圈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天然森林、草原、湿地等分布地域大幅度收缩,数量显著减少,质量严重下降,河流、湖泊、海岸等生态系统更是被高度异化,加上环境损毁等,失去大量生存环境的野生鸟类群落越来越多走向濒危或加速灭绝,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退化、资源稀缺、极端灾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对生态系统的保护
会议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鸡血藤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并对原花青素纯度、DPPH·清除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比较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原花青素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能力,从D101、X-5及AB-8树脂筛选出X-5型树脂用于纯化.对X-5型树脂的动态吸附及解吸附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适条件:上样浓度为6.00mg/mL时,上样流速2BV/h,上样量10BV,洗脱流速1BV/h,洗脱剂用量2BV.利用不同体
研究背景 鸢尾酮是从鸢尾根中提取的一种高级香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缩短其有效成分的氧化时间和提高鸢尾酮的提取率,对于鸢尾酮的产业化应用与开发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鸢尾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内容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了亚硝酸盐浓度、液料比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对鸢尾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Design Expert 8.0.6分析确定了
本文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两因素两水平完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从立体生态角度研究了在猕猴桃树体根围施用枯草杆菌和解磷菌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混合施用枯草杆菌和解磷菌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铵态氮含量及磷酸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48倍、1.93倍、1.34倍及2.15倍;果实成熟后,其硬度、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21倍、1.06倍、1.18倍,可滴定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空气颗粒物对柏科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陕西师范大学2个校区3种柏科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面滞尘量,并以SEM法观察不同地区3种柏科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的差异.[结果]不同环境中3种柏科植物的滞尘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空气颗粒物浓度越高,柏科植物的单位叶面滞尘量越大.SEM观察结果表明,空气颗粒物浓度越高,柏科植物叶片气孔密度越小,气孔开度也随之变小;叶表面角质层受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