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开展用药咨询的点滴体会

来源 :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在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全年用药咨询共3168人次,其中以咨询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者最多,其次是适应症、配伍禁忌等。结论:药师通过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为确保患儿用药安全有效,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ytokeratin 20(CK20)mRNA是否可以作为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比较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外周血CK20mRNA表达的差异。材料与方法: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58例贲门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8例
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SA)基因转导树突状细胞(DC)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AIM-V培养基于6孔板培养,贴壁5h,轻轻洗去悬浮细胞(T细胞,冻存备用),取贴壁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染组及对照组,基因转染组感染携带PSA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PSA,对照组加入293细胞冻融液,两组细胞均采用重组人
本实验将猪主动脉血管的冷冻干燥与微CT扫描结合,对不同的预冻速率下的猪主动脉血管及冻干各阶段进行非侵入地扫描,并利用软件得到的孔隙率与灰度值,比较出不同处理方法对血管造成的差异。其中,预冻过程降温速率为0.5K/min,1K/min,2K/min的血管冻干前后孔隙率的变化率分别为11.9%,16.6%,29.7%;平均灰度值的变化率分别为2.27%,3.64%,6.36%。同时,也对升华过程的界面
当前随着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角膜保存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随着现代低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角膜的长期保存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步。目前深低温保存角膜是保存角膜时间最长且业已逐渐成熟的保存方法,保存效果与新鲜角膜无明显的差异。本文重点探讨深低温角膜保存方法并就经深低温保存角膜的免疫性、细胞凋亡、角膜内皮细胞活性、上皮细胞的保护、角膜的需氧性等方面作了阐述,同时对角膜保存的
目的:用不同保护剂、降温方法降温,并液氮中保存入骨髓细胞,观察20年后细胞相关存活指标,揭示细胞长期保存的规律。方法:人骨髓细胞以DMSO-AuP(10%二甲基亚砜-10%自体血浆)或DMSO—HES-HuA(5%DMSO-6%羟乙基淀粉.4%人血白蛋白)为保护剂,采用自控程序降温仪或超低温冰箱降温的低速降温,液氮液相中保存20年后,40℃复温,检测细胞相关存活指标。结果:骨髓细胞保存20年后干细
目的:分析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穿透性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方法:用深低温保存0.1~49个月(平均7.5个月)的角膜行穿透性移植术156例(156只眼)。结果:随访1~36个月(平均15.6个月),141例植片透明(90.4%),13例半透明,1例混浊,1例摘掉眼球。角膜水肿156例(100%)、虹膜粘连25例(16.0%)、并发性白内障19例(12.2%)、继发性青光眼11例(7.1%)、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复合,采用高压静电技术和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多孔微载体,通过光学显微镜及SEM对微载体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微载体的孔结构、吸水性、孔隙率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乳化方法制备的微载体相比较,采用高压静电技术制备的微球粒径可控,圆整度好。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形状基本不变、连通性好、孔隙率高的多孔微载体。且以酸溶性壳聚糖为材料制备的微载体的孔隙率较水溶性
目的:研究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再植术的效果,探讨颅骨成形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及此法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植入前检查冷藏颅骨瓣外观无变化,骨组织结构完整,未见变性破坏,骨瓣边缘整齐,与新鲜骨无区别。对64例自体冷藏颅骨再植术患者术后定期(1-12个月)随访和头颅x线检查,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64例深低温冷藏自体颅骨再植切口一期愈合,无并发症,缺损修补区平整稳定,外型美观,满意。X
本文简介了作者近二年来取得的四项低温外科器械新发明成果:1、用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体内肿瘤的系列化冷冻探针;2、与腹腔镜耦合的杜瓦连体式低温手术装置;3、超声或腹腔镜辅助下治疗体内肿瘤的简便手持低温手术装置;4、手持多功能组合式低温治疗器。
膀胱痉挛是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40[%]-100[%],表现为强烈的尿意、便意、肛门坠胀、难以忍受的膀胱强烈收缩、疼痛及尿道外口反射痛,并可引发继发性出血及冲洗液阻滞,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可诱发冠心病、血压增高等并发症。本文介绍了本科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6例的治疗过程,浅谈了针对膀胱痉挛产生的原因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和取得的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