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鼻窦炎的CT、MRI诊断(附24例分析)

来源 :2009中国长江医学论坛—影像学与医学发展暨江苏省第四次CT/磁共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p286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广谱高效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运用,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及诊断的不断提高,霉菌性炎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霉菌性鼻窦炎,近年来较为多见,因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慢性上颌窦炎或上颌窦癌导致贻误治疗或采取有损于患者健康的治疗处理。本文以盐城市中医院为背景,对该院以2001年-2007年间经病理证实的24例病人进行临床、CT,MRI征象的回顾性分析探讨CT,MRI对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甲状腺患者行腔镜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6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术中病理为隐匿型乳头状癌,行腔镜下患侧全切术加峡部切除和对侧大部切除。手术时间90min-180min,平均130min。术后住院5-8天,2例有皮下气肿,术后3天自行消退,术后3-5天拔管。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抽搐。 结论:经胸壁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在保
目的:探讨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早期乳腺癌的三算子及血氧特征,并与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及铝靶X线对照。结论:乳腺三算子及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与钥靶及超声结合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对可行根治性手术的216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发生409例局部复发的病例资料。结论:能够引起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较多,单因素的有乳腺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与原发灶的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TNM的分期和术后是否施行或完成辅助放、化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能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更加合理准确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51处(47例)触诊阴性需要活检病灶的处理。结果:51处(47例)全部准确活检,其中手术完整活检13处(11例),麦默通旋切活检38处(36例)。病理检查报告恶性7例。结论:影像支持下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活检的新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目的:提高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乳腺癌发病年龄、早期诊断方法、病理组织类型和手术方法。结果:162例早期乳腺癌均临床治愈出院,随访结果表明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5[%]。结论: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主要取决于临床医师检出≤2cm乳块,辅以彩超和钼靶联合检查。
椎管内肿瘤按照肿瘤与脊髓及硬脊膜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和硬膜外肿瘤三种。本文就这三种椎管内肿瘤的病理类型、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既有胰腺本身病变,又有胰周其它脏器病理改变。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临床及生化指标。CT, MRI , B超等影像技术均不但能展示胰腺本身形态、坏死、出血,还能显示胰周渗液、假性囊肿、蜂窝织炎、脓肿等并发症,以及应用CT对AP的严重度进行评分。由于螺旋CT(SCT)扫描速度快、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和胃肠道气体影响等,其图像清晰,较超声和MRI等影
本文介绍了肺曲菌病、肺隐球菌病以及接合菌的X线与CT表现,分析了肺部真菌感染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最后简述了其临床上的治疗指南。
磁共振成像伪影定义:磁共振影像上不能正确反映解剖组织的位置和组织特性(质子密度、T1和竹值)或者不属于被成像的解剖组织的虚假信息。本文分析了产生卷褶伪影、边缘振铃伪影、磁场模糊伪影以及数据限幅伪影等的原因,并阐述了其应对方法。
本文就脑出血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进行了论述,主要围绕急性期脑出血灶周水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血肿周围神经纤维束损伤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以及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这四部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