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铸铁和低合金钢中镧铈镁

来源 :2008年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用ICP-AES分析方法测定铸铁和低合金钢中镧、铈和镁含量。进行了基体铁量影响、酸度、共存元素影响、加标回收等试验.试验表明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样品用盐酸—硝酸分解,高氟酸冒烟,在盐酸—硝酸溶液中测量各元素的光谱强度.方法能够满足日常分析中对铸铁和低合金钢中质量分数0.002%~0.10%镧、铈和镁含量的测定,方法回收率96%~105%,RSD1%~5%.
其他文献
简述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现代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结构及在钢材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了钢材光谱分析的最佳条件,对影响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如温度及湿度、氢气质量、激发后的粉尘、光室前的石英窗、氢气过滤器、电极等进行详细的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实际经验.
利用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对铸造、轧制及各种热处理状态的钢样进行成分分析,并对连铸坯不同部位进行了均匀性检测,旨在研究钢样的物理状态对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分析准确度的影响及影响钢材成品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准确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钢样的物理状态对光谱分析准确度无显著影响;块状试样成分分布的均匀与否,是影响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进行钢材成品分析准确度的主要原因.
本文研究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铝锰钛合金中的Ti,Mn,Si的方法。试验确定了溶样方法、仪器最佳工作参数和分析谱线等,确立了分析方法。该法测定Ti,Mn,Si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
样品用草酸、过氧化氢溶解,混酸除钨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钨铁中的砷、锑、铋量。结果表明,经除钨后,钨对待测元素基体效应不显著.在选定的条件下,方法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6.5%~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4.6%,本方法对钨铁合成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同认定值相符.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海绵铁中钙、镁、铝、磷和硅,并对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和铁基体干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选择了合适的分析线.钙、镁、铝、磷和硅的质量浓度在0~20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测定,得到钙、镁、铝、磷和硅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3%、0.0007%、0.0009%、0.003%h
采用酸溶样-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硅质耐火材料中Al2O3,Fe2O3,TiO2,CaO,MgO,K2O,Na2O,MnO等杂质成分.通过试验确定了溶样方法,仪器最佳工作参数,ICP分析条件,分析谱线等。该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104%.用本方法测定了几个硅质标准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报道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铬矿中的CaO,SiO2,MgO,Al2O3,MnO,NiO,CoO,P2O5和TiO2.样品经过无水四硼酸钠和无水碳酸钠混合熔剂熔融,再用盐酸溶解以备用。实验优化了样品溶解和测试的条件.实验表明,待测元素Ca,Si,Al,P,Ti,Mn,Ni之间没有明显干扰,而基体Fe对Co和Mg的测定有一定的干扰,本方法利用基体匹配的方法消除干扰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低合金钢中全硼.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令人满意,适合生产需要.
介绍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硅钢中锑,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条件,在选定的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测定锑的检出限为0.5 ng/mL,回收率为99.5%~101.4%,RSD为2.18%~6.6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高合金钢中铝的分析是化学分析中的难点.ICP-AES则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成为测定钢中铝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干扰复杂,分析容易出错.Ni-Cr-Mo系油井管中大量存在的Cr、Ni、Mo均对Al的测定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通过选择合适的谱线及干扰消除方法,可获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