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小果芯腐病(Fusarium ananatum)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菠萝小果芯腐病是由病原菌Fusarium ananatum引起的,是一种严重的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果实病害。该病最初是在2014年3月份在中国广东省徐闻县"巴厘"菠萝果实上发现,在当地大概有10%的菠萝果实采后均受该病侵染。受侵染的果实典型的外部症状表现为小果不能正常褪绿或者延迟成熟,受侵染的小果中部有褐变产生,腐烂有时从小果一直延伸到菠萝果心,褐变的果肉组织比较坚硬,是一种典型的干腐病,病情一般只局限在单个小果内。用组织分离法从5个有典型症状菠萝果实上最终分离到4个真菌菌株。致病性实验在菠萝植株初花期进行,将分离到的4个菌株进行重新培养,并配制浓度为1×10~6spores/mL的真菌孢子悬浮液,在每个菠萝花序盛开的小花上均匀施喷15mL悬浮液,对照直接施喷蒸馏水。大概接种9~10周后,接种菌株GH0305的菠萝果实上均表现出了典型的小果芯腐病症状,而对照和其他3个菌株没有病害症状。菌株GH0305可以从发病的菠萝植株上重新分离到。为了进一步鉴定该菌株,将菌株GH0305置于PDA培养基上,在28℃和自然光周期下培养,7d后发现有白色的菌丝长出,菌落边缘菌丝比较稀薄,中间菌丝比较浓密,培养10d后,在PDA培养基中有臧红色的色素产生。将菌株GH0305置于合成低营养琼脂(SNA)培养基上进行菌株显微形态观察,在28℃下培养5d后,发现菌株形态特征和Fusarium ananatum的形态特征完全一致。小型孢子生长在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假头状,单瓶梗,未见链状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椭圆或长圆形,分生孢子内部有0~1个隔膜,大小为(5~15)μm×(2~4)μm。大型分生孢子笔直或镰刀形,内部有1~3个隔膜,大小为(15~40)μm×(2~6)μm,有尖锐或圆锥形的顶细胞。为了进一步鉴定致病菌,用编码蛋白基因翻译延长因子TEF-1α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获得长度为597bp的片段,与NCBI数据库中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所测的序列(GenBank No.KP751254)与F.ananatum(GenBank No.HE802668)有100%的同源性。基于病害症状分析,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分析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该病原菌鉴定为F.ananatum。这是菠萝小果芯腐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本研究为以后进一步防治菠萝小果芯腐病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正>阿联酋航空公司日前表示,计划于明年2月启动全球最长的直飞航线,将连接阿联酋迪拜与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距离13821公里,预计航程耗时17小时35分钟。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讨论了交流电磁轭的关节与磁粉检测灵敏度的关系。当采用多关节时,在一般情况下,检测灵敏度不会下降。但在多关节磁阻较大,且电源功率又有限时,则有可能引起检测灵敏度下降。
本文介绍了数字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的内容及方法,探讨了利用AutoCAD平台和VisualBasic 6.0开发语言进行数学精度检测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实践表明,利用该软件可快速、高效并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绿色物流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物流领域环境友好性的体现。我国尚
<正>干预性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验证临床干预手段的临床效能。为了说明干预效果,对照研究是常用的研究手段。从验证的目标看,对照研究往往通过与对照干预措施的比较,说明试验
本文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了林语堂文化家庭小说《林语堂三部曲》中的“家长与丈夫”形象。认为这些形象具有儒道融合、中西融合的复合性文化品格,表现出鲜明的哲理性、象征性、
采用宏观检查、断口分析、能谱分析、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某空调机组冷却水系统的φ500mm供水管道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管子内壁焊缝的局部不平整性
课堂讨论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文章论述课堂讨论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组织形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意在让课堂讨论在教师实践中达到更好的运用效果,提高化学课堂
<正>经过长达30个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2月19日,欧盟28国终于就英国与欧盟关系新协议达成一致,英国的多数主张得到满足。本轮峰会重点讨论的问题直接与英国在欧盟的去留有关,
针对降雨诱发滑坡突发、群发的灾害特点,在广东省某地开展了浅层堆积性岩土混合斜坡降雨诱发滑坡的试验,实验采集滑坡成灾演化过程的GPS监测地表形变位移、人工降雨量、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