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采面遇地质构造带顶帮支护及回撤技术探索

来源 :川、渝、滇、黔、桂(西南五省市)煤炭学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重庆部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邵新煤化有限公司邵新煤矿K21煤层是该矿的主采煤层,井筒已东为复合煤层,顶煤0.3--0.5m,夹矸0.3--0.9m,底煤0.6--0.8m,煤层顶、底板属砂岩.井筒已西为单一煤层,煤层厚0.5--0.8m,煤层伪顶为炭质泥岩,顶板为砂岩,底板为黑色泥岩和砂岩,顶板节理发育稳定性差.从历年开采中已北顶板变化频繁地质构造多,在开采过程中遇地质构造带控顶控帮支护一难题,是安全生产一项较大威胁,是技术较强的阶段性工作,也是煤矿局部冒顶事故易发阶段,给矿井开采安全管理增加了巨大难度.如何控顶控帮防止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特别重要,重庆能源集团中梁山公司邵新煤矿在结合顶板管理现状和历史遇地质构造开采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顶板整治活动规定》,探索K21煤层顶帮管控技术,既加快了高档普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又保证了安全生产,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由于工矿、选矿企业对矿山资源的开发,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形成的露天裸地、矿渣堆、尾矿坝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一个潜在的环境危险和威胁,希望得到当地企业、政府、环保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遇到暴雨天气和积水过多极有可能形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自然灾害,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是一个世纪性的世界难题.现针对攀枝花市东区地区地方采矿选矿企业形成的矿山和尾矿坝被
利用硅元素优异的固氮性能,本文在对氮化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FeV80和FeSi75为原料,采用电加热高温渗氮工艺合成了新型微合金氮化硅钒,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加热制度、氮气制度以及添加剂对合金氮含量的影响,试验条件在1200℃,恒温时间3h,硅钒比为3/8,氮气流量为3L/min时,产物氮含量达到26.14%.氮化过程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第一阶段反应过程由扩散传质
通过建立五元高钙钒渣体系的分子离子模型,对设定的渣系成分进行计算分析表明,在渣中P2O5含量在2%时,碱度控制在1.9时,炉渣的固磷效果最佳;在设定炉渣成分条件下,logPO2=(-5)时磷被钙以3CaO·P2O5的形式固定的效果最好.从理论上证明了在提钒转炉内进行同时脱磷提钒是可行的.
分析了碳在FeV80合金中的赋存状态及脱碳热力学条件,考察了石灰碳含量、C/V比、通电时间及脱碳剂对合金碳含量及渣中钒含量的影响.理论结果表明:常压时,铝热还原过程中合金中碳的主要赋存状态为VC和Fe3C.V-C-O系及V-Fe-C-O系平衡CO分压分别为3.16×10-5atm和1.26×10-3atm;只有当体系PCO低于该值时,才能实现钒的彻底还原.作为碳氧反应的动力学热区,适度提高渣金界面
本实验以碳酸钠为添加剂,对钒渣进行钠化焙烧实验研究;主要通过XRD半定量法检测产物中钒酸钠的质量含量,研究影响钒酸钠生成百分含量的因素.并通过SEM、TG等辅助方法对钒渣在碳酸钠存在下焙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相应温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渣在钠化焙烧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反应,主要包括橄榄石、尖晶石的氧化分解,以及钒酸盐、铬酸盐、硅酸盐、钛酸钠、铝酸钠、铁酸钠等的形成.钒酸钠的百分含量随着V2O5、N
全钒液流电池(VRFB)因其固有安全性和超长服役寿命,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VRFB负极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主要发生Ⅴ(Ⅲ)(←→)Ⅴ(Ⅱ)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因Ⅴ(Ⅲ)离子还原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25V(vs.NHE),充电过程易于发生析氢副反应而严重影响VRFB性能,负极电解液的活性和析氢行为与Ⅴ(Ⅲ)离子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Gaussian量子化学计算平台,采用
研问了钼酸钠作为负极电解液的添加剂,对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问定性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负极电解液的电化学活性和V(Ⅲ)离子的扩散系数,减小了电荷传递电阻.在1.5wt%的含量范围内对负极电解液的低温问定性无影响.与问白电池相比,添加1.0wt%钼酸钠的电池的容量和能量有所提高,特别是在电流密度达到120mAcm-2,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提高了25.59%和21.89%.
渝阳煤矿煤层松软破碎突出,难支护.通过设计计算相关支护参数,在2810回风巷试验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技术后,巷道两帮移近量、顶底移近量和顶板离层量均远远小于架棚支护巷道的“三量”,锚杆和锚索的锚固力都达到了设计值.试验表明,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提高松软破碎突出煤层煤巷围岩的控制效果.
长河煤矿进行经济开采后,矿井从原来的五头三面减至三头两面;矿井所需风量为采掘工作面加上硐室及安全风矿井总需风量从原来的5556m3/min降至4700m3/min,而矿井目前总进风量为5900m3/min,矿井风量有较大富余.通过通风系统的优化,苦竹林和楠木湾主扇功率共下降42kw,每年可节约电费30万元左右,既实现了矿井主扇的经济运行,又确保了矿井正常安全生产.
本文所述的钢丝绳过负荷保护系统主要以钢丝绳张力传感器为主而形成的新型保护系统,通过对钢丝绳张力的动态监测,实现钢丝绳过负荷的报警和断电制动停机,过负荷不解除也无法开机运行,从而避免钢丝绳因过负荷而被拉断的现象.